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3月15日下午,理学院举办了未来“大先生”培养训练营, 旨在促进师道传承,培养高质量教育师资,继承理学院优秀教育传统。校关工委副主任苏金发,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瑞芳、 关工委副主任傅瑾、原党委书记张志平,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党委副书记李晓庆、工会主席陆志雯、毕业班辅导员、优秀青年教师及青年学生代表出席会议。
孟宝全在致辞中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关工委助力大思政教育课题的研究,贯通校内外的师资资源,关心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次训练营应作为有益的教师培养试点,搭建师生共同成长平台,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老教师和学生、青年教师结对交流,带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孟宝全致辞
随后开展了职业导师聘任暨老中青师道传承结对仪式,学院特邀陈瑞芳、傅瑾、张志平三位退休老教师以及七位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大会按照专业特点、行业需求,“老中青”三个团体建立结对,并现场组建线上沟通交流群,接下来将持续开展师道、师德、实践教学、就业帮扶等系列活动。孟宝全和苏金发为导师颁发聘书。
颁发聘书
接下来,陈瑞芳作主题分享,她作为“尚理银发”宣讲组成员,退休后也一直在学校发挥着光和热。她表示,做教师要有学识有水平,更要有高道德水准,简单来说就是做一个好人。她叮嘱到场的青年教师和有志成为教师的青年学生们,要有心、有情、有义,这样在教师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顺,让教师这一职业变成一件开心的事。随后,陆志雯、赵春艳等学院教师代表分享了从教感悟。
陈瑞芳作主题分享
苏金发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教师这个职业是为了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英才。老师自身要保持优秀、先进,对待学生和事业要保持真心和真情。
苏金发总结发言
最后,老中青结对小组分别进行了自由讨论交流。老教师们分享年轻时有趣的教育故事,青年教师们请教着珍贵的教学育人技巧,青年学生们热烈地和前辈们展望自己未来站在讲台上的模样。
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主题培训课程,以老一辈优秀教师为根基,借助校级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提升项目来开展工作,增强青年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让青年学生们在训练营后期的活动中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未来从教之路做好充分准备。
合影留念
供稿: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