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点亮绿色未来

研学上理·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举办第八期开学典礼

2023-07-03 273 文: 图: 编辑:张新妍

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进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发展,7月1日,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第八期开学典礼在学校国际合作大楼报告厅举办。上海市教委科艺教育中心科技教育部副部长沈玉婷,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应邀出席,科研院、环建学院、杨浦少科站、长宁少科站、进才中学、上理附中等部门和站点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市53所高中的110余名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环建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桂馥主持。

盛春代表学校对新一期工作站的开学表示祝贺,对相聚上海理工大学参加开学典礼的嘉宾、同学和家长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市教委和市科委长期以来对上海理工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先后向学员和家长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和发展规划,着重介绍了学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的新思路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新路径。他勉励学员们在工作站的学习中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努力研究课题的各项学习与实践任务,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争创佳绩。

盛春致辞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陶红教授具体介绍了工作站的有关情况和运行模式。工作站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依托环境与建筑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设施资源,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诸多保障。陶红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本期指导老师的有关情况以及历届学生参加学术竞赛获奖情况等。

来自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2022届学员拾昊扬分享了他参加工作站的经历。在导师张禾的指导下,他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优秀学员,并获得首届上海市“未来科学家”、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和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三等奖。拾昊扬表示在课题研究期间,也曾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导师的谆谆教导下,他始终乐观面对,积极应对,坚持不懈,最终圆满完成工作站的各项学习任务,并获得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

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徐斐及工作站所辖四个实践点负责人为第八期学员代表颁发学员证。

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副站长周建军和上海理工大学谷麟副教授分别做“如何在即将经历的科创活动中成就自己”和“高校视角下的中学生科技创新”主旨报告。

各方介绍有关情况

开学典礼现场

最后,沈玉婷代表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总站对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第八期顺利开学表示祝贺,她表示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是市教委和市科委最早设立的25个工作站之一,在过去7期高中生的创新课题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青少年科创教育实践经验。感谢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的导师团队们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培养每一个进站高中生,感谢学校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祝愿同学们在上海理工大学科创平台资源支持下,学有所获,勇攀科创高峰。

沈玉婷讲话

【相关】

2016年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携手创办“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遴选招收本市部分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实践工作站学习,通过联通校内校外各领域科创载体,贯通课内课外跨学科多元课程,融通线上线下科学探究课题多维度评价,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拓宽科学视域,训练思维方式,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积淀科学素养,塑造人文情怀。

目前,“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共有复旦计算机、交大机械、 同济物理、上理工环境、华师大地理、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等 35个实践工作站,开设生物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环境、数学、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天文学、物理学、地理科学、设计学等 13 大类科创课程;每个实践工作站下设由市区级实验性示范高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科普场馆、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的 4 个实践点;现共有 35家高中实践工作站、140个实践点。实践工作站项目现每年招收四千余名高中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对话权威专家、动手实验探究、实地走访调研,撰写课题论文,现场汇报答辩等环节,进一步完善科学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储备人才。


供稿:环境与建筑学院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