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一起守护“理”:学生楼栋里的战“疫”故事

2022-04-18 860 文: 图: 编辑:张新妍

在学校封控管理期间,学生们足不出宿舍,仍在学校坚守的58名学工干部、辅导员以及机关党委的7名科级干部立即化身大白,义无反顾地担任起所有宿舍楼栋的楼长,招募到的学生党员志愿者人数迅速扩充到1000余名。让我们走近这些奋战在“疫”线的志愿者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战疫故事。

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从分发、复核、上报抗原检测结果到安排学生核酸采样、上报采样结果;从清点、装配、运送一日三餐到打包生活垃圾、开展楼道环境消杀;从梳理、筹措、分配口罩等各类物资到帮助学生充电费、送药品、递热水;这看似一件件寻常的小事,但在志愿者们看来,都是大事,不能有一点疏忽。进驻到一公南楼和北楼的吴佩醒与鲁梦玲,分别是材化学院和健康学院的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身处同一个空间,谁身体不适、谁吃不饱、谁产生焦虑,她们总能第一时间跟进并做好处理。而为了及时运送好各类物资,作为材化学院的辅导员林志威学会开起了摩的三轮和电动巡逻车,兼职成了校园里名副其实的“快递小哥”。在这场战疫中,他们几乎做到了全能。

 

搬运物资的“快递小哥”

 

刚完成一轮工作后的志愿者合影

 

党员志愿者协助做好核酸采样


学生党员志愿者在无接触送饭

 

“本以为忍忍就能挺过去了”

作为二公寓三号楼的楼长,环建学院辅导员王炳佳一直守护着楼栋里862名学生。由于楼栋里的学生课业多,能招募到的党员志愿者人数较少。王炳佳在连续工作两周后,由于三餐不定、过度疲劳,引发了其胆囊炎旧疾,疼痛难忍,不断呕吐。为了不打扰到其他人,他硬是在没有对症药物的情况下,忍着疼痛扛了整整一夜,直至第二天仍不能缓解,才被120接去了医院。“本来以为忍忍就能挺过去了。”王炳佳说道。如今他从医院回到了学校综合楼的健康观察点,依然忙碌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岗位上。

 

发放一日三餐的王炳佳和志愿者们


“床板姐妹花”和“板车军团”

理学院有一对辅导员姐妹花,分别是担任学校六公寓二号楼和南四宿舍楼长的汪婷和崔晚词,年龄、性格相仿的两人由于每天睡在办公室的床板上,被学生志愿者们打趣地称作是“床板姐妹花”,而志愿者则被称为“板车军团”。当“床板”遇见“板车”,迸发出坚强、乐观、勇气和希望。4月13日那天,在运送物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防护面罩几次被风吹飞。可汪婷和志愿者们硬是淋着雨将物资用板车运送到了指定地点。汪婷表示,“阴雨绵绵是个好兆头,因为可以每天都是大‘阴’天”。而崔晚词除了志愿者工作,作为学院的心理专项老师,每天和他的留观点学生一对一沟通,便要花费一两个小时。

 

刚忙完的姐妹花坐在路边解答学生疑惑

 

汪婷和志愿者“板车军团”

 

“我们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批楼长志愿者中,有7名是机关党委的科级干部。金卡和周克然是学校科研发展研究院和资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招投标办公室)的科级干部。夜里10点,他们依旧忙碌着,金卡刚为学生去医务室配完药,在返回负责楼栋的路上;而周克然正在复盘一天的抗疫工作,总结经验,提升效率。

回忆起下雨的那天,金卡说道,宿管阿姨反馈给她,由于搭建核酸检测台的地方没人扫,一直到傍晚都还推积着不少垃圾。金卡听后二话没说,便一个人打着伞、拿着扫帚去清理了起来。不仅如此,为了一辆电瓶车能多装点物资,金卡和志愿者几乎都是站在车的边缘,全然不顾危险。对于周克然来说,效率和秩序是他最大的考量,只有效率提高、秩序良好,才能保障安全。为此,周克然围绕他所带领的志愿者团队,搭建了“四公二团队组织架构图”,从而将一开始的困难变成了后来的秩序井然。

与金卡和周克然一样,魏芬、张晓帅、吕玉龙、彭斌、王楚平等5位老师也积极承担起宿舍抗疫楼长的职责。他们的主动担当,既是责任也是使命。就像金卡说的“我们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金卡在雨中清理垃圾

 

金卡与他的志愿者站在车上运送物资

 

周克然搭建的“四公二团队组织架构图”


志愿者们分餐前


守护,在身边,也在“云端”

学生处心理中心的杨颎和张芝是两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抗击疫情中不仅仅利用自己专业的心理知识,给学生们在线上开沙龙、做团辅,引导化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还主动担任三公寓一号楼和北九宿舍的楼长。资助中心的赵巧和徐丽丽两位老师,不仅在云端做好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还主动承担起四公寓一号楼和北三宿舍的楼长。而赵巧老师更是在学校抗击疫情的一线连续工作了30天。对她们来说,多苦多累都没关系,唯一的目标是:疫情消散,健康归来。

 

“疫”线守护的学工人


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让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充实起来,负责南校区八宿舍的机械学院辅导员庄园和楼栋的志愿者们,一起在云端开设了健身运动打卡活动。南八宿舍的志愿者李熙是这次活动的学生负责人,每晚20点准时打开腾讯会议,他们给自己取了个群名,叫“线上广场舞群”。从一开始几个人到后来几十个人,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名学生参加到打卡活动中来。李熙谈道:“足不出宿舍的日子其实挺烦闷焦虑,运动不仅可以减压,还能让日子充实起来。一方面督促我每天动一动,另一方面带着同学们一起跳操,蛮快乐的。”

 

云端健身运动

 

近半个月来,抗疫的党员志愿者们仍在奋战,那些让人温暖、感动的故事也在继续。他们像不停息的轮轴一样,“大白服”湿了一件又一件,嗓子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哑的,抗疫物资则是补了一轮又一轮。对于负责516号校区物资调配的环建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桂馥来说,“有需求找老曹”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而同样负责516号校区协调工作的光电学院副书记何可表示:“对我们来讲,再辛苦也要坚持,这是在和病毒抢时间,以快制快,保护学生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供稿: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处))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