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人物

【讲台深处的爱】饶平平:跨越5092公里的师者情怀

2021-06-041253编辑:李卉云摄影:

人物小传:饶平平,上海理工大学环建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他主讲的《地下建筑结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均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基金各1项,主持5项省部级教改课题。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20),上海市重大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建设者(2020),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教学优秀一等奖(2014-2015学年、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就业指导师(2015年、2019年)。

 


“万里援疆赴天山,大漠边陲黄沙寒。喀什噶尔育栋梁,昆仑功成还沪江。”2020年2月,饶平平老师作为中组部、上海市委组织部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前往喀什大学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在飞机上,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从上海的黄浦江到喀什的叶尔羌河,从沪江园的香樟树下到戈壁滩的胡杨林畔,跨越万水千山,饶平平用师者情怀为援疆之行写下了生动注脚。

 

为了孩子们眼中的“光”

“上理工有2000多位老师,喀什大学有2万多名学生,我们能在一个课堂里也是一种缘分……”在喀什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前,饶平平照例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和同学们“唠唠嗑”。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到行业前沿技术,再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被“装”进了“课前十分钟”环节里。“想借此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难易程度,也希望能在闲聊中为同学们打开一扇‘窗’,鼓励他们去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人生理想。”饶平平老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谈心,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引入喀什大学,在上学期的学生评教中,他的课以98.7分位列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所有课程第一名。


饶平平老师与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在一起


“为什么要去援疆?在教育援疆方面你准备开展哪些工作?”这是进疆之前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向饶平平提出的问题,在援疆的一年半里,答案愈发清晰。课前十分钟里同学们探寻的眼神、课堂上学生眼睛里求知的“光”、家访后家长们久久挥手送别的场景……这些都深深触动着饶平平老师。

他将领取的部分补贴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布热比姑丽·居马就是其中之一:“母亲拉扯我们姐弟三人长大,家里条件比较困难,饶老师知道后立马给我塞了一个月的生活费。我希望以后像他一样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建设家乡。”

不仅如此,饶平平老师还利用后方单位资源,发起“环建爱心 沪喀情深”公益活动,为喀什大学学生、喀什金庚罗科曼康复医院及英吉沙县乌恰镇喀帕克铁热克村的村民捐赠物资。活动共计捐赠了30箱1200余件棉服、棉被、羽绒服等被服,还有孩子们喜欢的文具、图书和玩具等。


资助贫困学生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团队

实现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SCI学术论文“零”的突破、与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功获批……这一张张成绩单背后,是饶平平老师一年多来的辛勤努力。

喀什是祖国最西部的城市,初来乍到,饶平平和同事们也有过不适应:湿度不到15%的干燥天气、吃不惯的饮食、条件艰苦的宿舍……可来不及“矫情”,他们就立马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开启了每天乘坐校车、往返于相隔超过24公里的新旧校区的援疆生活。在科研立项时,饶平平和其他几位援疆教师有意识地将本地教师拉入课题组,通过科研实践,传授申报课题和研究实践的经验。“饶老师总是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分享教学和科研经验,大家有什么学术上的难题都第一时间想到去找他,在他的帮助下,我也成功申请了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他真的是带着情怀在工作,我们都舍不得让他走。”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青年教师韩国旗感慨。

“缺人才不能单靠引进,必须做好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变输血为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及师资水平。”在饶平平的日程表里,政治学习、学科建设、团队“传帮带”、教学科研、下乡扶贫……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责任,饶平平还与其他两位援疆教师组成土木工程小分队,积极与当地住建局联系,带领当地教师一起参与到喀什地区住建系统“十四五”规划中,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专业智慧。而在由小分队牵头、喀什大学主办的第二届沪喀城乡建设论坛上,邀请到的院士及专家充分发挥上海城乡建设领域的优势,为南疆城乡规划、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言献策。


第二届沪喀城乡建设论坛

 

在专业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距离喀什大学5092公里的上理工校园里,一群学生在饶平平的“远程”指导下,正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将校园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嵌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这样一来,师生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高品质的虚拟建筑漫游。

而这个项目的缘起还是饶平平老师的《BIM技术基础》专业课。在这门课上,学生的实践对象是学校里一栋栋百年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现场测量、绘制图纸、学习REVIT软件、建模……通过将实体建筑还原成一个个数字化三维模型,同学们对BIM建模这项技术从陌生到熟悉,也对有着百年历史沉淀的校园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感情。

依托环境与建筑工程产业学院和沪江BIM社团,对校园老建筑进行建模的实践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建模的前提是要了解建筑,所以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也了解到刘湛恩老校长在抗日救亡中以身殉国的故事,感触特别深。”吴秋涵同学参与了刘湛恩故居的建模工作,专业课程知识和学校的红色文脉产生了奇妙的连接。


饶平平老师与指导的毕业设计学生合影


三年来,饶平平和刘俊带领同学们为学校近七十栋楼宇建立了三维可视化数字建筑信息模型,并无偿捐赠给学校档案馆,让校园的红色空间资源拥有了“电子档案”,大大方便了建筑后续的运维管理。“让同学们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就业层次。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还设计了校园参观的‘红色路径’,终点就设在刘湛恩故居。”饶平平说道。

饶平平还将这样的育人理念从东海之滨带到了西部边陲,依托喀什大学申请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BIM技术的南疆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成功获批,通过培养南疆BIM技术人才,为南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智力支持。


供稿:新闻中心

文:李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