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系)建设要求,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日,光电学院召开“三全育人与师德师风建设” 暨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袁媛,学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副主任何可,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王志红及部分学院退休教师、党员教师与学生参加座谈会。
会上,袁媛表示,“三全育人”工作是光电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打造出的一张闪亮名片,师德师风建设是“三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多年来,光电学院在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学院上下、退休教师、校友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在今后工作中,学院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力,将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的第一课堂和以思政教育、社会实践为重点的第二课堂以及以新媒体为平台的第三课堂有机衔接,融汇贯通,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师、班主任、学士导师及辅导员的育人主责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老教师、校友等各类育人主体育人动能。同时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内嵌到“三全育人”工作中去,通过制度建设、树立典型、加强宣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来助推“三全育人”工作有效实施。她强调,育人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且持续性的工作,学院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守初心、担使命,将“三全育人”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守正创新。
王志红表示,要更多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多听学生的声音,多与青年教师进行探讨,用自身的育人实践和经验影响青年教师,从现实中挖掘教育题材,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退休教师江海林讲到,自己虽然退休十多年了,但始终没有离开教育战线。他强调,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形势如何变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能变,教师为人师表的素质要求不能变。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将育人作为生命去看待,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关心爱护。其次,教师要不断扩宽自身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要通过学习心理学等知识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洞悉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怀。再次,教师要时常总结和自省,时刻以“为人师表”的标准对照自己,形成惯性自觉,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测试与信息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杨海马认为,要将专业课程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有机融合,要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研精神和职业操守三个层面,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大纲和内容,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的授课理念和思维,积极顺应新时代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新要求,还要通过组建思政课题教研组和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等形式,将课程思政内化于日常授课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热烈氛围,并通过不断更新迭代打造“金课”,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
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刘成谈到,育人工作首先要把握和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特点,要在和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语言体系”和兴趣特点,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方法,既要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也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进步、共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在今后的工作中,光电学院将始终以“三全育人”和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精准实施,不断挖掘育人资源,强化主体责任,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守初心、担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座谈会现场
供稿:光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