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新民晚报:​ 毕业生“孔雀向西飞”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他们选择去西部、回家乡、到最艰苦的地方寻找事业发展的机会

2020-06-19357编辑:董真摄影:


东华大学 黄姝婷


上海理工大学 田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东东


上海交通大学 高娇


线下高校招聘会 图IC


就业季不妨转变就业思路,也许会有另一番作为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今年全国拟选拔招募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水利)、支医、扶贫等相关领域服务。

事实上,早在这份通知发出之前,已经有不少应届毕业生打起背包,把就业岗位投向了广阔的西部地区、乡村田野和基层一线。选择“孔雀向西飞”的毕业生,是在用行动诠释“好儿女志在四方”的人生境界,也为今年“最难”就业季广开就业门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成功范例。


矢志报国

她决定将青春奉献给国防

潜心科研,矢志报国。2020届上海市高校0000001号就业协议签约者,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高娇,选择青春与祖国同行,通过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面试,将在“两弹一星”元勋于敏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和化学研究所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一名国防事业建设者。

高娇是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也是2019年交大“学术之星”,她曾捧得第十五届“挑战杯”特等奖的奖杯,是一位优秀的科创型“学霸”。但是,刚刚以硕博连读生的身份进入交大求学时,她也有过担忧和忐忑:“刚入学时,我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信心,我会觉得那些在高考中取胜的同学们一定比我优秀。第一次参加课题组的会,完全听不懂导师和师兄师姐们讨论的内容。那段时间,我对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充满了担忧。”

高娇说,交大是一个理想的学术天地——不论是知识渊博的师长还是各种奖项拿到手软的同学,都给了她学术上的帮助与启发。她参加“挑战杯”大赛,起初抱着“学习”与“锻炼”的态度,结果却十分顺利,这让她逐渐找到了信心。回忆起当初参加“挑战杯”的时光,她直言抗压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最终,他们组的成果获得了第十五届“挑战杯”能源化工组特等奖。除此之外,她收获的还有2018年“创青春”全国银奖、第十届“节能减排”大赛全国特等奖、第四届“钱学森”杯特等奖等荣誉。

设计搭建试验台、做实验、写论文……高娇不断摸索、积累。“第一个试验台是在苏州的一家工厂加工的,刚开始跟着师兄师姐一起还挺开心,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向他们请教,到后来,师兄要忙毕业论文,师姐的试验台也加工完成了,我就只能一个人在苏州做实验。”她说,那时试验台出现了故障,自己又拧不动阀门或螺丝,就向车间的师傅们求助,到第二个试验台的设计、加工以及调试时,就完全由她自己独立负责并完成了。她先后发表了10篇SCI论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针对所研制的新型多卤化物复合吸附剂和尾气余热驱动的制冷系统,是她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请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此外,她还参加了多次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两次获最高奖。

临近毕业,面对众多选择,高娇有自己的决定。她说:“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自己能够为这片森林增添一份绿。”在国防科技招聘会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传册上“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几个字突然触动了她,“无论是从工作性质还是工作地点,都是我理想的选择,我想这也是我作为学校的学生党员标兵,作为交大学子的选择。”


坚持专业

他重回西部播撒中医药“种子”

他从小在地里种百草,由此埋下中草药之“根”;为了学以致用更好地发展中药学,他选择重回西部,愿意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中药”始终是成长路上的关键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毕业生张东东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找到了下一个起点——毕业后,他将成为西部大学的一名讲师,加盟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东东老家在陕西商洛农村,从小家里的地里就种有丹参、桔梗、板蓝根、黄芩等药用植物,在这些“花花草草”中长大,这个男孩熟悉了不少中草药,心里也种下中药梦想。高考时,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也自然成了他的志愿。从本科读到硕士,张东东毕业就签下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可他发现,所学专业在中心医院的作用不大,继续深造继续做研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放弃了医院的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张东东有很大的压力。足足准备了一年,他才来沪考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正因为如此,张东东特别珍惜得来不易的求学机会。读博士期间,他积极参与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科研团队《中医药-板蓝根药材》国际标准指定工作,经过上百次试验,才最终得到一条稳定性好、产率也高的制备工艺路径,为获取高纯度的对照品提供了保障,也为持续研究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还担负起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标志物发现等研究任务,共从板蓝根中得到了近150种化合物;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8篇,并获得多项市级和校级荣誉。在中医药大学的校园生活中,张东东是课题组里的大师兄,也是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成员,总是乐于解答师弟师妹们遇到的困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再次发挥重要作用,促使张东东坚持专业,服务西部、建设家乡。“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取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继承好中医药优秀‘基因’,让好‘种子’播遍大地。”他说。

扎根西北

她愿助力更多学生圆梦想

“新疆是个好地方,我选择回家。”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李萌,她选择毕业后回到家乡,最终与新疆石河子大学“牵手”。李萌有着对教学和科研最纯粹的爱。读博期间的一些经历也让她坚定了当一名高校教师的选择。李萌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兵团人,自己一直都有为家乡服务的愿望,而重温轰轰烈烈的“西迁”往事,为老一辈教育家身上的坚毅和执着所打动,更让自己坚定了回乡的决心。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却可以永恒绽放。“我愿意像那些前辈一样,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会用热爱与担当,努力帮助更多学生实现梦想。”李萌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抓住时代机遇,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与民族发展,练就过硬本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对于沪上学子纷纷“孔雀向西飞”,华东理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郑东认为,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是助力青年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面对就业难,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志在四方的就业观念,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提升就业能力。

满满幸福感

她要做航天事业的螺丝钉

黄姝婷是2020届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她在家乡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入职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我就想为家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一点一滴做起,发挥自己所学,做一颗中国航天事业的螺丝钉。”她说。

“小纤维,大学问。”在校期间,黄姝婷对于自己的专业从热爱到钻研,并且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读研期间就在《纺织研究》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充满活力的小姑娘不断尝试着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机会。成绩优秀的黄姝婷原本在上海就可以轻松就业,但她说:“家乡的生活相比上海也许略显单调,物质生活水平也没那么高,可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增添了幸福指数。每天能听到很亲切的乡音,家乡也很需要广大的学子学成归来建设家园。现在我能够被公司录用、被家乡需要,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孝敬他们,给我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是用物质条件换不来的。”

黄姝婷说:“我上大学时就对国家的航天工程非常感兴趣,每次从新闻上看到中国的航天成就,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从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民生难题,到服务航天员服装的设计研发,在实现纺织强国梦的道路上,一直有着我们东华大学研究人员不断奋斗的身影。我选择这个岗位,因为自己从事的复合材料研究与国家大战略、企业未来发展定位是相一致,自己的毕业课题做的也是材料研发的相关研究,应该说就业的专业匹配度比较高。”

回顾之前申请、面试的求职路,黄姝婷表示,就业择业时期的迷茫、艰难与喜悦已然成为过往的风景,毕业生求职必须确立目标、提早规划,调整心态、把握机会。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服务家乡

她希望带去先进医疗技术

田慧,上海理工大学2016级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在同学们都为毕业而忙碌的时候,她却在等待着启程支援西部,为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提供志愿服务。

“参与西部计划”这个想法在田慧心里萌芽,是2019年参与了一场难忘的毕业典礼。当时,上理工校长深情寄语毕业生并且特别提到了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游国鹏。当听到游国鹏放弃了读研的机会、回绝了多家公司的橄榄枝、毅然选择作为西部志愿者支援西藏,并最后决定长期留藏的故事,田慧心中仿佛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也许,是那早已种下的种子悄悄醒了。

“因为我自己家就是西部的,所以对‘西部’这个词,西部那些事儿都会比较‘敏感’”,那是田慧第一次听说西部计划:“当时我就觉得游国鹏学长很了不起,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然后我就开始关注西部计划了。”

在进一步了解后,田慧更加坚定了参与西部计划的念头:“这真的是一个能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好机会,毕竟西部的部分地区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虽然我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考研或者在外地工作,但我觉得能借这个机会作为西部志愿者回到新疆,为家乡做点什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多次获得学校学习优秀奖学金,不断参与科研项目,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也为田慧当选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她计划到了西部后要多多学习,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基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医学影像技术的学生,她也想更多地关注西部的医疗和民生。她说:“毕竟西部的医资力量还是很匮乏,并且医疗设备也没有那么先进,但是都在慢慢发展,我想去关注一下西部医疗条件最差的地方在哪里,希望当地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来源: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张炯强 易蓉 王蔚

原文链接:http://paper.xinmin.cn/html/xmwb/2020-06-18/10-11/7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