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头条

上理工副校长蔡永莲率团赴美国秘鲁巴西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2025-10-09 30 文:张倩 图:张倩 编辑:张新妍

922-29日,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率团出访美国、秘鲁、巴西三国,与多所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体育教学部、中英国际学院负责人及国际交流处相关人员陪同出访。此次出访紧扣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目标,旨在搭建多元国际合作桥梁,推动校际、校企间高水平实质性合作落地。

在美访问期间,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推进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跨文化交流中心(海外办公室)工作,以及拓展与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合作。在“沪江国际跨文化交流中心(海外办公室)筹”的揭牌仪式上,蔡永莲强调,海外办公室需充分发挥纽带与窗口作用,在YES项目推进、留学生招生推广等关键领域主动作为,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与优质生源拓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打造学校海外交流合作 “前沿阵地”。随后,代表团到访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参观委员会办公场地、深入了解其职能与资源网络,与委员会全球事务高级副总裁Jennifer Zou和首席运营官John Grubb团队开展了深入交流。蔡永莲指出,旧金山湾区集聚了丰富的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希望湾区委员会能以专业平台优势为桥梁,推动上海理工大学与湾区高校、企业在学术研究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跨文化交流中心海外办公室(筹)揭牌


访问旧金山湾区委员会

在旧金山访问期间,代表团拜访了在硅谷发源地Foothill CollegeFoothill College校长Kristina Whalen介绍了学校的特色:该校是全美“社区大学-公立大学”贯通式新型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凭借与加州多所高等院校的学分转换合作优势,成为学生升学名校的重要“跳板”。代表团通过座谈与实地考察,系统了解该校办学特色、学科布局及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围绕合作方向深入磋商,初步达成暑期学校联合共建、探索等合作意向,为我校学生搭建更灵活、更广阔的学习与升学通道。之后访问旧金山大学时,代表团受到了旧金山大学亚太创新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华教授及团队的热情接待。双方聚焦暑期学校联合运营、国际学术会议共办、体育项目交流、师生联合培养四大核心议题,逐项梳理合作细节、明确推进路径。此次会谈进一步细化了两校国际化合作内容,为后续合作项目高效落地、提升合作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访问Foothill College


访问旧金山大学

之后,代表团赴美国洛杉矶,拜访我校合作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前期两校合作协议(MOU)签署进度计划下,代表团重点针对当前存在的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并同该校项目负责人Jennifer Dixon就暑期游学项目的课程设计、行程安排、安全保障等具体实施方案深入交流。蔡永莲提出,后续可依托在美设立的沪江国际跨文化交流中心的平台资源,进一步衔接两校合作协议签署流程与游学项目筹备工作,确保合作事项有序推进,为师生提供高质量国际交流体验。

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代表交流

结束美国行程后,代表团前往南美的秘鲁和巴西访问。赴南美的活动旨在落实怀进鹏部长8月底访问南美期间提出的“在数字教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共同关心的领域探索合作新模式”。秘鲁的皮乌拉大学校长Justo Paul Ivan Corcuera Garcia率副校长Susana Vegas Chiyon、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在友好会谈中共同续签了两校合作协议。皮乌拉大学校长Justo Paul Ivan Corcuera Garcia表示,学校一贯保持对华友好态度,且在教育合作领域意愿强烈,希望在AI教育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加深合作。蔡永莲表示,期待以此次合作协议续签为新起点,推动两校在师生学术科研合作、暑期学校共建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助力中秘教育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拜访秘鲁皮乌拉大学

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拜访期间,代表团与该校中国中心院长Ricardo Trindade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两校合作新篇章。圣保罗大学在师生互访、暑期游学、联合实验室建立等国际交流项目中设有专项资金资助渠道,为合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该校的Ambrosio教授在9月中下旬专程来到上海理工大学,和理学院展开科研合作交流,并给学生做了讲座。双方约定,在未来将结合学科优势达成共识,未来将重点围绕理工科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合作与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学科发展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船舶工程实验室,了解了该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进展。

与圣保罗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

与圣保罗大学交流

通过本次美洲地区的出访活动,我校进一步拓宽了新时期与美国的国际合作网络,还为学校在南美洲教育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与合作机会引入学校国际化发展体系,为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供稿单位:国际交流处、体育教学部、中英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