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孙明春、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秘书长唐明等一行来校,参观调研中德国际学院,并详细了解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机制、国际交流合作及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示范基地建设等内容。校长朱新远会见孙明春主任一行并主持座谈交流,学校党政办、科研院、国交处、中德国际学院、大学科技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
朱新远对孙明春主任一行来校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渊源与发展特色。他表示,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工科底蕴的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坚持为产业育人才、为行业解难题。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学校将开放合作理念融入办学全过程,构建了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与国际化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育人体系。他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共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新平台,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孙明春主任对上理工在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的创新实践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生态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应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切实肩负起知识转化、技术赋能和区域支撑的重要使命。希望上海理工大学进一步发挥学科特色与办学优势,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勇于探索、形成示范,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为全国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发挥引领作用、贡献成功经验。
刘志敏系统介绍了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的发展历程与运作模式。他指出,联合体经过多年培育,已构建起以“全要素引进、平台化对接、1+N联动”为特色的创新机制,探索形成“引进—转化—创造”的合作模式,现已成为高校对德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期待与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深化合作,将专业国际认证、人才联合培养、国际产学研合作等成熟经验向全国推广,共同推动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发展。
座谈会上,科技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谭华、国际交流处处长陈琦、中德国际学院副院长杨荟楠分别就学校基本情况、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办学、中德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汇报。双方围绕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点难点、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示范基地的建设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调研是中心继7月专题调研后,再次围绕应用型高校发展重点来上理工指导,为学校深化内涵建设、凸显办学特色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将充分吸纳调研意见,锚定特色发展道路,全力完善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机制,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上理力量”。
座谈会现场
参观中德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