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推动工业文明传承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7月至8月,上理工环建学院“‘沪’水脉动——百年工业文明中的取水、治水传承者”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走访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悠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实地考察与技术交流,深入探寻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脉络与创新发展之路。
实践团队首站到访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水环境治理与市政管道修复领域的前沿技术。企业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公司在高性能材料研发与非开挖修复工艺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其中,“管涵高性能修复胶泥”以其优异的粘结性、抗渗性与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管道修复工程,显著提升管网运行可靠性与寿命。此外,团队还深入了解了ISR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智能修复系统筹创新应用,切身感受到科技如何为城市水脉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后,团队赴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作为上海水务基建的重要力量,该公司在智慧水务系统构建中融合物联网、GIS、BIM等数字技术,实现对供水与污水管网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企业专家现场演示了如何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管网泄漏与堵塞问题,并介绍了非开挖修复技术在老旧管网改造中的广泛应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智慧水务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对提升水安全与运行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在位于金山区的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全面了解了企业在管材研发、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智慧管网构建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城市排水系统优化与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材料改性、工艺创新和智慧运维,为防治城市内涝、提升排水效能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持,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文化“白色下水道,一座城市的智慧与良心”,体现了企业的科技内涵与社会担当。
实践团队还专访了上海悠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伟。作为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刘伟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企业创新实践。悠理环境依托高校科研资源,成功研发“智能水质卫士”——集光催化、微生物发生器与高效曝气技术于一体的河湖治理设备,并创新将生物质电厂灰渣转化为高效水处理填料,实现“以废治废”、资源循环,在河湖水环境治理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环保价值。
通过此次对上海百年工业文明中取水、治水相关企业的系列走访,团队成员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环境保护与智慧水务建设的信念。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主动担当传承工业文明、建设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守护水环境的实际行动。
上理工环建学院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绿色发展和智慧城市构建贡献高校力量。
团队走访堡森(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走访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团队走访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