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学校召开企业家谈高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讨会。来自上海汽轮机厂、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谊药厂等十余家行业领军企业高管及教务处、学生处、二级学院负责人等20余人参与研讨。会议由规划发展处处长宇振盛主持。
宇振盛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校企深度对话,深入探讨学科布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核心议题,特别强调高校如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突破路径。
企业代表结合行业实践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上海汽轮机厂指出,智能硬件工程师、碳中和解决方案专家等岗位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建议高校增设“智能网联汽车”“绿色能源”等交叉学科,并推行“主修+X”模式,允许学生选修企业急需的技能模块;微创医疗集团则提出,应延长企业实习周期至6—12个月,通过“联合实验室”等真实研发场景的沉浸式训练,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推行“双导师制”保障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针对新产业领域人才紧缺问题,上海信谊药厂、北京发那科机电等企业结合调研数据指出,国际化项目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等岗位亟需兼具数据分析工具应用、自动化测试等硬技能以及抗压能力、跨界协作等软实力的复合型人才。上汽大通、中国工商银行等用人单位反馈,上理毕业生虽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积极职业态度,但在实践经验、行业认知和市场意识方面仍需加强。为此,与会者提出增设“行业认知课程”,邀请企业高管解析真实业务场景;推行“微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华为“一试双证”等行业认证,以弥补能力短板。
此次会议是学校在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是学校开门办教育办学理念的一种有力举措,会议不仅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路径,更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度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教育综合改革。
会议现场
供稿: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