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上海教育新闻网:催人奋进,上海市教育大会引发热烈反响④

2025-02-2568编辑:董真摄影:

上海市教育大会214日举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大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大会催人奋进,引发热烈反响,一起来看——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凌宇

学校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化新一轮综合改革、“十五五”谋篇布局相结合,推动党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在学校落地生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全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系统思维,勇于自我革命,全力抓好人事制度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内部治理改革等各项重点,构建有利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文化。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把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干部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热情和内生动力,凝聚起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为上海教育强市建设作出上理应有的更大贡献。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初北平

我们要自觉把学校事业发展放到新时代国家与上海市教育发展的战略全局和目标任务中思考谋划,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深耕航运、物流、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研创新的开放性、协同性、针对性,构建“需求导向-协同攻关-标准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海事领域的现实生产力,为补齐上海高端航运服务短板,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质升级中争当排头兵、展现新担当。要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抢占和领跑未来海事教育领域新赛道。以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上海教育强市建设的海大篇章。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陆敏

作为一名高校党委书记,我深刻感受到上海市教育大会对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意义。首先,上海要立足新时代,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教育上取得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别强调要注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上海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我们必须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最后,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把大会精神落实到工作实处,努力培养更多“精技术、重责任、国际化”的应用技术人才,推动学校为上海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教授 刘晓丹

上海市教育大会擘画了新时代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康复专业的教师,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学院将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趋势,以“中医药+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为契机,以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为目标,积极探索基于AI技术的知识-应用双主线智能化教学体系,构建理论知识-思维-实践应用的阶梯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卓越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长宁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沈满

上海市教育大会的召开,擘画了上海教育发展蓝图,为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区教育系统的“参谋部、作战部和保障部”,学院党总支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实“大思政课”重点实验区建设;聚焦数字赋能循证教研,提高学院教研专业水平;聚焦全学段教育质量提升,助力长宁教育品牌建设;聚焦双卓越培育体系下的干部人才队伍培养,支撑长宁教育攀登高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的坚定信心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在长宁教育赋能教育强市建设的征程中彰显学院担当。

上海市延安中学党委书记 王健

上海市延安中学将以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传承发扬“延安精神”为核心,把党建与塑造党员教师的“实干”精神和“创业”精神结合起来。构建以“延安精神”为引领的“大思政课”全景育人新格局,建立思政课、课程思政、实践课堂三结合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积极探索“双新”视域下“大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同时,着力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建特色品牌相融合,倾力打造“学而行远”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平台、“爱心满怀”志愿服务平台、“一口受理”教学服务平台。通过述职测评、“党员先锋岗”、“发展型教师评价”等机制,引领教师队伍卓越发展,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校长 左洋洋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大学附校的校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融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未来,我们将基于14年来的办学成果,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断优化构建校本课程,打造特色鲜明的外语课程。我们也将强化创新教育,增设更多创新实践课程,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跨学科融合,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同时,加强家校社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我们将以大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探索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看见”文化中茁壮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能力、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为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季晓军

面向未来,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将以大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建设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大思政背景下党建引领的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有机融合科创教育、人文涵养与劳动实践,构建“五育并举”的“阳光空间”课程载体;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根基;借力长宁区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契机,深耕育人实践,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能力。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 李雯

上海市教育大会描绘了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为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下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明晰方向凝心聚力谋优质,以高质量党建带团建、带队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思政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引导青少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展现新气象。我们将秉持“个性化教育 生态状成长”的理念,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让课堂更高效,作业设计更科学,课后服务水平质量更高,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本实践培养有品性、有灵性、有个性的实小学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孟水莲

上海市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不仅翻开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且深刻解答了“上海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课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办学信念。我们将继续秉持“为每一个学生更好地成长创设更适合的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回应与践行大会强调的“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等核心要求,以长宁教育排头兵的姿态,积极推进“双新”教育改革,坚定追求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我们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推动跨界融合学习,提供个性化定制课程,实施精准因材施教,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 叶天萍

上海市教育大会为上海教育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人才培养,需从理念到行动全面革新。小学科学,作为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扇窗,不仅关乎知识的科学启蒙,更在于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师责任与人才培养目标,从理念层面深化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从行动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组织丰富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将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专业培训,确保教师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精神投入到科学教育的综合改革中,成为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引路人。

全国模范教师,松江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教师 顾诗忆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深受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的鼓舞。大会强调的教育改革和育人理念,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心育人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葵语心声”心理班会课程、“心情足迹魔法铺”等特色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表达自我、热爱生活。今后,我将重点推进全员导师制活动,在现有“1+N”阳光导师伴我行机制基础上,优化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模式,确保每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关怀。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乐观坚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mWm9glGDz6Sjoe2n2X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