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毕业季·就业先锋】储旭:合理规划,知行合一

2024-07-08 141 文: 图: 编辑:张新妍

【人物小传】储旭,2024届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在校定A类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篇,在CSCD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篇;获得第十八、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以专业第一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上海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求职阶段,曾拿到字节跳动、联影医疗、广立微电子等公司的 offer,最终签约了字节跳动公司的测试开发工程师。

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学习计划

从研究生被录取的那一刻起,储旭同学就已经开始思考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需要学习什么样的技能,最初他的求职方向是后端开发工程师。目标定下来之后,就开始了解这个岗位需要学习的内容,制定了学习路线,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他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例如bilibili、Github等,在研究生开学之前就已经学完了Python、Java的基础部分。研究生入学后,在研一上学期着重学习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与自己的科研方向也密切相关;研一下学期又学习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一些开发框架和中间件,整个进度与当初所制定的计划基本一致。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求职准备过程中,储旭同学都非常注重记笔记,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也能融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归纳总结。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及科技竞赛,提升综合实力

在研一和研二上半学期,储旭同学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编程能力、专注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也为将来步入职场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在科研和科技竞赛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共发表2篇校定A类和一篇CSCD期刊论文,竞赛方面获得第十八、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凭借这些成果,储旭同学也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等荣誉,这也极大地丰富了储旭同学的简历,为将来进入求职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规划

在研二下学期,按照原定计划,储旭同学开始投递后端开发的实习岗位,但是过程非常的不顺利,投递了很多简历却几乎没有面试;当时他的状态非常低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经历了短暂的迷茫之后,储旭同学决心重新评估当前的就业形势,降低预期,从小公司干起。在投递一些简历后,他终于收到了第一个offer,开始了第一段实习之旅,这段经历成为了一个不错的跳板。

研二结束后,考虑到Java 开发赛道人满为患,又了解到测试这个岗位的要求会低一些,于是储旭同学开始投递测试方向的岗位,这样,之前开发学的东西也不会白费,甚至还能成为面试的加分项,只需要再简单准备些测试的知识即可。换赛道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储旭同学很快收到了三个面试,甚至还幸运地收到了字节跳动的面试邀请,得益于上一段实习经历作为跳板,最终在字节跳动的两轮技术面中表现优异,顺利拿到了实习offer,岗位是测试开发工程师。

研二暑期开始,储旭同学就一直在字节跳动实习至今,但在字节的转正并不顺利,但他并不气馁,仍在原来的实习岗位上继续沉淀知识、增长技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简历。与此同时,储旭同学也认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要去尝试其他机会,最好是先拿一个保底offer。所以他于11月下旬开始投递秋招简历,此时虽然传统意义上的秋招已经结束,但此时还有不少补录的机会,并且流程很快,得益于字节的实习经历以及积累的专业知识,很快就拿到两个offer,并签约了一家公司作为保底。

在2024年1月份在第二次跨部门转正申请中,得益于持续积累的专业知识,储旭通过了业务部门的简历初筛,后续也顺利地通过了三轮技术面,加上不断练习提高的算法、编程能力,每轮技术面的手撕算法题也都做出来了,最终拿到了字节跳动的校招offer。


供稿:管理学院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