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Hello,2024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在沪江国际文化园开幕。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校园国际文化社区内,民航智慧客舱、新型智慧灯杆、中式奇幻风格动画、青铜纹样字体、城市农耕体验空间……创意十足、有趣有料的各类艺术设计作品被策展者精心陈列摆放其中,百年历史建筑摇身变为艺术展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徜徉其中,可触摸学校厚重的历史印记,欣赏Z世代的奇思妙想,亦能感受理工科学校独有的艺术氛围和浪漫情调。
展览汇聚了出版学院2024届毕业生的100余件(幅)优秀作品,涵盖插画、绘本、字体、IP文创、动画、空间与人居环境设计、产品和工业设计等作品类型,主题涉及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健康设计、社会设计、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整体呈现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动画五大艺术专业300余位毕业生对当下与未来设计主题的思考、研究与实践。
作品展示
本次毕设作品展的主题是“Hello(你好)”。“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候,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起点。在这个以‘Hello’为主题的毕业设计展中,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声问候,向每一位参观者传达出我们对艺术设计的热情与执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出版学院院长蔡锦达对本次展览主题进行了阐释。
当下艺术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技术发展迫切需要艺术设计教育加快变革步伐。“我们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入手,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师资能力升级、企业合作平台四个层面来重构AIGC赋能高校设计教育的理念、体系与范式,帮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出版学院副院长陶海峰谈到。今年,学校组织了上理视觉人工智能设计工作坊,工作坊邀请到来自计算机图形创作从业者、著名车企特邀设计师、职业艺术家等领域业界专家,为学生们讲授了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如何赋能个人艺术表达和商业项目创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王浩宇同学的作品《“神秘花园”主题文创设计》,以自然元素为设计灵感,以大量手绘线稿和文字灵感记录为基础,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将自然元素与文字相结合,生成独特的自然精灵,向人们传达出与大自然连接的美好感受,激发了人们对户外探险、自然探索的向往。在王浩晟的毕设作品动画短片《灾厄的步调》中,制作团队采用了AI工具技术进行辅助制作,通过算法对照片进行风格化处理,进一步凸显了“灾厄”的主题,AI风格化处理技术的运用进一步加深了“灾厄”主题的表现力,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灾难带来的深远影响和警示意义。
“最开始AIGC技术兴起时,我们也很焦虑,担心自己未来的就业,但后续学校邀请了众多行业一线的企业导师为我们开始了人工智能工作坊,工作坊中我们用AI工具实操了很多训练项目,这让我们清晰的知道AIGC能够替代什么,无法替代什么,我们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哪些核心竞争力” 。王浩宇同学谈到,“当我们真正了解它的时候,就不再畏惧他,而是真正地让技术为我所用,用技术赋能设计”。
参展现场
据了解,本届毕设展延续了“开门办展”的理念,将单一的展览拓展为企业人才招聘的洽谈会、不同专业交流学习的研讨会、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实验场,多元复合功能的拓展和场景延伸让前来观展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不虚此行。
开幕式上,副校长张华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办学传统,持续推动工文结合、科艺融合,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大都市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博士生导师江滨,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庆军,上海国松康养养老服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霞,大华工业设计领军专家、高级工程师、工信部认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负责人陈力,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兼产品经理于丽莎,锅贴文化集团总裁徐民枢先生,共青团宁海县团县委书记葛佳云,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教务处副处长李凌,宣传部副部长张炜,国交处副处长徐琳,出版学院党政领导、各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前,还举行了“想象力×执行力”——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思考研讨会,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围绕学科交叉视域下的设计教育、AIGC赋能设计教育的实施路径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开幕式合影
供稿:出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