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我校学子在2023年多项社会实践大赛中获佳绩

2023-12-0812编辑:张新妍摄影:

126日,共青团中央青发部公布了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结果,我校学生校长助理理助民新团实践团脱颖而出,荣获全国“2023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公示名单

不久前,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人大社建委、市政协社法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学联组织开展的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公布表彰名单,学校推荐的8个项目共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并以优异成绩捧得大赛“优胜杯”(全市共11家)。

合影留念

此外,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云理织梦”实践团还成功入选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组织开展的2023“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项目在支教过程过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并借此培育大学生返乡爱乡助乡的情怀与精神。

入选名单截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后,校团委将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加强实践育人板块设计,广泛联动专业教师,与学科特色相结合,拓展校内外资源,搭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实践载体,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上理学子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融进祖国山河,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才,奋力书写上理青年的时代答卷。


【相关】

今年暑假,我校组织130余支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研,覆盖超过2000名师生,鼓励我校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下为“知行杯”获奖项目:

一等奖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向度下新型乡村社区治理的时代视野与沪上经验》

指导教师:李晓庆、韩梦莹

团队成员:代俊璇、韩少杰、周重臣、马玉婷、祁可、李乃义、苏俊宇、张凌翔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红色先锋”实践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专项行动,累计历时300余天,实地走访上海8个辖区30余个乡村,从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五个维度梳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典型经验,总结提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同心圆”治理模式,归纳出一套沪上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样板,助力示范村“一马当先”引领更多乡村建设“万马奔腾”。 

二等奖

《“差序格局”理论下乡村教育发展路径探析—基于“云理”织梦实践育人项目的调查研究》

指导教师:李晓庆、韩梦莹、李祥勇

项目成员:张盛飞、孙彤、赵祥顺、杨若瑄、王宁、邓豪瀛、吴雨婷、齐鹏、徐晓玉、赵思雨

“云理”织梦实践育人项目旨在助力上海对口帮扶省份云南农村地区的教育振兴,凝聚着来自11个学院26个专业的300余名研究生的实践成果。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云端陪伴形式,使优秀的教育资源主动下沉到乡村,开展赋能乡村教师发展专项行动,有效促进乡村地区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累计为云南农村地区孩子授课2000+学时,架起了一座云南乡村师生与上理研究生之间沟通交流、协同提升、同向进步的桥梁,为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引领民“新”,“县”出活力—基于长三角85个县域民企的寻访调研》

指导教师:王燕、罗国芬

团队成员:朱宜俊、陈陆平、熊旭雯、张金钰、李林蔚、温在泼、胡心如、李志恒、王百涛、华昕怡、杨思凡、张喆彧、李  澳、赵海燕

团队围绕长三角县域民企突围困境、民营经济发展受制因素、县域资源(人口、技术、环境)分布情况,前往浙江省永嘉县、温州市、丽水市青田县、衢州市、江山市、安徽省泾县开展实地调研,受访企业数量累计415家;综合抽样调研精准覆盖江浙皖85个县域,形成近10万字调研报告;调研被中国日报、中华网、华夏经纬、青春上海等7家国家级、省部级媒体报道;调研成果被上海市政府部门采纳,与6家企业达成初步校企合作意向。

三等奖

《以赛促旅,体旅融合——以“村超”“村BA”体育赛事为例,探寻贵州乡村振兴新道路》

指导老师:杨欣悦、刘婷

团队成员:李志恒、张喆彧、翟海琦、王浩威、肖寒、施宇航、王馨涵、杨茹岚、杨心怡、郭宸希

与“理”“黔”行暑期实践团走访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榕江县等6个县市,通过实地探访、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村超”“村BA”等体育赛事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体育赛事在促进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推动乡村旅游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总结“以赛促旅、体旅融合”经验,加快“体育赛事与旅游业”、“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建言献策。

《流光“遗”彩——“大中小一体化”视域下非遗文化进小学课堂的现状调研》

指导老师:刘成

团队成员:余芊卉、杨雨、魏秋桐、周欣雨、杨鑫荣、谢真、凌炜辰、向庭佑

薪火相传”实践队致力于传播非遗文化,培育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责任感。项目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在上海小学教育中的现状,设计策划了4个专题8个学时非遗文化传承的理论宣讲和实践课程。项目在杨浦区和虹口区共5个爱心暑托班中实施,以交互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为140余名同学开展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共20期,实践团队获得了社区的高度认可,团队负责人荣获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优秀志愿者称号。

《嗞嗞充电》

指导教师:蔡卉、郜嘉琪

团队成员:曾若影、胡懿杰、张鑫阳、王蔚、顾申圆、来昕怡

嗞嗞充电实践团以中英国际学院“创业与创新”育人理念为指导,以解决当前国内外电车充电桩供不应求且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切入点,顺应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历经10个月,走访上海、深圳等地调研22家单位,完成问卷2000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突破技术壁垒,设计了一款基于目标检测的新型充电桩。实践团通过“调查-研究-研发-生产”,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科技力量改变世界,为新时代新能源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探索托幼新路径,共筑幸福中国梦” —“1+N”社区托幼服务模式可行性探析》

指导教师:王婷

团队成员:吴  好、花雨馨、张博源、徐佳麒、朱铭夏、王怡婕、韩佩希、丁立昌、李琛莹、黄馨珏

实践团聚焦于探索江苏“1+N”社区托幼服务与上海托育一体化的契合点,通过现场实地考察上海共7个区、10个托幼机构,发掘上海托幼机构社会化服务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分析“1+N”社区托幼服务的内涵、价值意蕴和构建条件,为进一步推动上海托幼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发展,以及推动社区托幼服务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善建言献策,切实为有需求的适龄幼儿家庭提供更普惠、便捷、优质的托幼服务。


供稿:校团委、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