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活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等理念深入乡村,7月6日至7月14日,上海理工大学“与‘理’‘黔’行 多彩贵州”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榕江县等地,对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下文简称为“村超”)和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下文简称为“村BA”)进行实地走访,研究“村超”“村BA”此类大型赛事的举办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探寻“以赛促旅,体旅融合”乡村振兴新道路,为乡村振兴赋予新能量,并体验当地特色民族文化。
团队合照
“体农文旅”结合,用篮球宣扬苗族非遗故事
来到台江县的第一天,实践队成员们与指导老师共11人前往“村BA”的起源地——台盘村,通过采访村支书张寿双、当地商户、村民等,探究当地“稻田+鱼+茶叶+精品水果+加工坊”的发展新模式。成员们也了解到台盘村正在借“村BA”热度积极发扬苗族的非遗文化,通过“非遗+篮球”双元素文创产品、比赛中场休息演绎苗族歌舞等方式向世界传达台盘声音,用崭新的模式实现乡村振兴。
台盘村剪影
以新媒体为载体,用科技诉说台江故事
接下来,实践队成员们采访了台江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陶国华,了解到台江县融媒体中心正充分利用 “中央厨房”这一媒体融合发展平台对外积极宣传台江,为台江增色。台江县融媒体中心在“村BA”的宣传担任桥梁的角色,在对群众做好服务,挖掘台江故事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
实践团合影
多民族共生活,用体育凝聚千家百姓
台江县的第三站,实践团队成员走进了萃文街道,了解了该街道如何用体育凝聚千家易地搬迁百姓。实践队成员们在萃文街道第一书记的介绍下,进一步了解到萃文街道如何大力发展其体育、文化产业:该社区多年来共组织千余名学生参加免费篮球、体操培训,提升群众对体育的热情与兴趣;街道还定期举行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例如苗歌大赛,民族舞蹈大赛等,丰富了群众生活。
萃文街道剪影
“体赛旅”互促进,发扬“村超”足球新魅力
离开台江县后,实践队来到了“村超”举办地——榕江县。在村超现场,实践队成员有幸采访到了来自场坝村足球队的球员李华凯先生。在采访中,实践队成员得知,过去“村超”的关注度并不高,只在当地较为有名。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外足球运动的火热开展,足球运动爱好者遍布各个年龄段,“村超”这样本土赛事的关注度也在国内被点燃,爆火引起的旅游业繁荣造就了如今热闹非凡的场面。
采访参赛球员
当天下午,实践队成员前往体育场内,身临其境感受村超氛围,与外地游客、本地居民交流了解相关情况,收集问卷数据资料。
村超现场
用传播说村超,向世界传达榕江文化
来到榕江县的第二天,实践队成员采访了榕江县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他谈道,融媒体中心一直以来利用“宣传矩阵”和新媒体技术,大力宣传“村超”,助力其“出圈”。榕江县融媒体中心抓住“村超”对于当地特色服饰、美食、民族表演等民族文化的展现过程,拍摄影像进行剪辑,在“榕江发布”微博号和抖音号等平台积极宣传“村超”及当地特色文化,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实践队成员也再次深刻感受到新型传播方式和技术在宣扬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采访榕江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
教科局注活力,培育国家体育新人才
本次调研的最后一天,实践队成员前往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并通过采访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探究了榕江县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青年体育人才激励政策以及学校在民族体育运动方面的发展情况。
实践团合影
“村BA”和“村超”的火爆,得益于当地代代相传的体育精神,也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类体育组织的建设、标准场地的普及、基础设施的改善,共同为人们创造了更优越的运动条件。这两项赛事的火爆不仅唤醒了人们对于纯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贵州的民俗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能量。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队的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村超”“村BA”爆火的原因,爆火后带动当地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事实;也感受到了贵州人民朴实纯真的民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共同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当地特色文化得到新的关注,文化软实力得以逐渐提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丰富了人民的精神力,有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我们崇高的奋斗目标。
供稿: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