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要闻

【上理这十年】创新驱动 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2-09-271578编辑:李卉云摄影:王博

【开栏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学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十年,也是师生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的十年。一项项成果、一个个数据见证着上理人奋进的执着、见证着上理人坚定的步伐、见证着上理人丰收的喜悦。即日起,新闻中心特开辟“上理这十年”专栏,以全面展示上理人的奋斗足迹及丰硕成果,激励全体上理人以昂扬的面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校参与研制的高质量低成本的高铁“接触线”,在纵横的高铁线路上,描摹着“中国速度”;医用航天冰箱参与多项空间医学实验任务,服务着“中国高度”;参与研制的国内第一台运动加速度达到2G的高端数控机床,镌刻着“中国精度”……

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的每一步跨越,都是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十年来,学校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级,让科技创新的牵引力更强劲。


深蹲助跑 筑牢科技创新根基

“实现真正的三维立体显示,我们试验成功的第一个图像是‘USST’,也就是上海理工大学的英文缩写。”2022年1月,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在无色透明的玻璃内部实现带隙可控的三维(3d)半导体量子结构,点亮了全球首块纳米三维立体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这也是我校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正刊上发表论文。

我校方心远副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正刊上发表论文

在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从“0”到“1”的创新突破,虽然只有小小的一步,但却是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开头难”。十年来,学校原始创新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从2012年的172篇增至2021年的1542篇,增长了9倍;2022年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获批创历史新高90项,青年基金资助率连续十年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2018年至今,Nature、Science、Cell子刊及系列刊等共发表文章51篇,不断注入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

2012年-2021年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数

2012年-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

从“0”到“1”,不等于“无中生有”,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科平台的建设。学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从2012年的13个,发展到目前的50个。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可信数字版权生态与标准重点实验室落户上海理工大学

学校与莫斯科大学联合建立“太赫兹技术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

多学科的融合协作,也碰擦出了更多的创新火花,学校坚持“3151”高水平大学建设路径,以国家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为迈向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筑牢了创新根基。

学校坚持“3151”高水平大学建设路径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协同创新 为服务社会“蓄力赋能”

闯出“最先一公里”,还要突破科学技术的“关键一公里”。燕麦扶贫、厌氧消化的湿垃圾处理、9通道核酸检测技术、医废处理……在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主战场上,学校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双碳经济、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建设领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学校积极践行“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赋能优势已经显现,科技创新成果“有点甜”:十年间,我校科研经费总额从2012年的1.09亿增长到2021年的2.67亿元;参与的科研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以第一单位获得12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其中,近五年(2017-2021)获得9项。

2012-2021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

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资源的集聚,近五年,学校打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校地之间的“围墙”,携手中国商飞、光明集团、上海电气、海南药监局、上海市公利医院,建立校地、校企、校医的全面战略合作,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学校牵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推助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

学校与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五年来,协同创新结成累累硕果,医工交叉就是其中之一。从2017年起,学校着力推进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布局,2019年,学校明确以医工交叉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与交大医学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与新华、九院等开展医工交叉科研合作,孵化出一批医工交叉项目,手术缝合针、高灵敏探测胰腺癌芯片等“医生用得顺、百姓用得起”的8项成果已转化落地注册企业。

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

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在上理工成立

学校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大会暨第二届国际(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大会

将科技创新直接瞄准产业社会的实际需求,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应运而生。学校还布局“人工智能+”,机器智能研究院建设初具规模。对接制造强国战略,成立“增材制造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了活力奔涌的创新生态,让创新的力度、速度和深度跟得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双链融合 推动科创成果“落地开花”

“2013年11月初,能动学院蔡小舒教授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治疗,在ICU与心内科主任医生了解心肌梗塞有关情况后萌生了研究快速无损冠心病前瞻性诊断方法的想法,经过团队近10年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这项国际首创的心肌梗塞早期诊断技术,于今年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1100万元与投资方成立公司……”团队成员、能动学院杨荟楠教授介绍科研成果从生活到实验室、再到市场的“神奇旅程”。

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走进市场,在上理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技术转移转化这个科技创新的“后半场”,学校积极响应与践行国家与上海市的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与文件,重点从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撑体系等方面,畅通技术转移转化的“主动脉”和“微循环”:修订《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新增《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站管理办法》;打造专业化技术转移团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2019年,我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20年,获批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十年间,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功能升级、品质升级,科技园挂牌上市企业7家、企业年产值从16亿增长到50亿元

大学科技园企业年产值从16亿增长到50亿元

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成立

在技术转移体系的重要“关节”,学校则通过搭建平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级。服务西部大开发,在克拉玛依市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聚焦“一带一路”,与古巴哈瓦那大学合作,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深耕长三角一体化,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组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在长三角区域建设了32个技术转移工作站,积极构建技术转移生态圈……此外,长于“创新链”的我校和交医,携手工于“产业链”的微系统所和新微集团,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

上海理工大学克拉玛依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成立

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在长三角区域建设32个技术转移工作站

十年来,学校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最大限度地把学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供稿:新闻中心

文:李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