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新民晚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创新科技合作机制 “2022科技公共外交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

2022-09-24126编辑:董真摄影:

图说:“2022科技公共外交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 采访对象供图


上海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丰富、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大有可为的国际化都市,有助于在各领域开展广泛的国内外科研合作。昨天,“协同创新 共塑未来:2022科技公共外交论坛”在上海理工大学大礼堂举行,国内外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和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形成这样的共识——在上海这样一个前沿科技的阵地,让科技实力成为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底气”,各领域专家既要“决战前沿”也要“合作共赢”。

在中国与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建交50周年之际,本次论坛以“科技革命新趋势,经济发展新赛道”为主题,旨在探讨科技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彰显科技公共外交的现实价值。与会院士从光催化科技、光学人工智能、超导与电子材料、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介绍了国际科技合作所产生的前沿创新成果,畅谈了如何在学术研究、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为全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专家对话环节,来自国内外知名行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就植物科技、节能减排、公共卫生、高端制造等领域,围绕科技公共外交主题展开交流对话。

科技创新与公共外交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即都致力于促进形成人类休戚与共的价值观,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会上谈到科技创新与公共外交的关系时指出,科技发展与公共外交的受众有交集,可以用科学语言、科技力量增进不同文化之间民众的互信;科技发展与公共外交需要相同的纽带,唯有分享彼此成果才能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促进了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又推动了科技传播。他认为应在探索前沿技术,吸引高端人才,加强科技交流,塑造国际形象上做深做实,助力开创科技合作新格局。

论坛由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承办,并获得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支持。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致辞中指出,自2020年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创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以来,双方积极探索会校合作新机制,通过举办“沪江公共外交论坛”、组织开展系列讲座和专题研讨会、出版“公共外交译丛”等,充分发挥了专家人才优势和平台网络优势,在推动公共外交领域的理论研究、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他表示,上海理工大学将继续发挥理工科高校特色优势,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供上理动能。

应对当下严重疫情挑战,促进世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既考验着各个国家应对挑战的能力,也考验着全球科学家的集体智慧,更是织密科技共同体交流网络,发挥科学家开放创新优势的难得机遇。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马兴发表示,上海市科协将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努力,与各国科学家携手合作,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新民晚报 特约通讯员 董真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23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