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要闻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

2022-06-211002编辑:董真摄影:王博

6月20日下午,学校在大礼堂二楼会议厅举行人才工作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副校长刘平、张华出席座谈会,各学院院长及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参会。会议由丁晓东主持。

会上,校人才办主任、人事处处长朱坚民传达了上级人才工作精神,结合学校人才工作任务和现状,对学校人才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各学院就人才队伍现状、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人才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组织部部长孙红、本科生院院长甘屹、科研院院长刘宝林、研究生院院长崔国民、规划处处长李川以及财务处处长刁节文对学校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服务等问题提出了各自见解。校领导听取了各方意见和建议,张华指出学校博士后的培育应该建立标杆,大力促进青年学者国内外的合作研究,打造浓郁的科研学术氛围。刘平肯定了各学院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同时呼吁学院积极引进人才,不断调整学院人才结构,增强学校人才活力。盛春指出要高标准、严把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不断提高学校人才质量。

丁晓东强调,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全面分析当前人才工作的背景和形势,研判机遇和挑战,吸引和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发力。进一步拓展人才招聘宣传渠道,严把进人关,建立人才引进后的跟踪评估和督促落实机制,实行人才动态管理。二是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学院要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制定人才引育标准和保障政策。三是未雨绸缪,时不我待。人才工作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既要抢抓变局与疫情叠加之下的契机,又要在确定的目标指引下大胆攻坚克难。

吴坚勇指出,人才工作是各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上海已步入全面复工复产正轨,迎来了经济产业结构转型、高端人才聚集的良好契机,欧美国家通胀压力也有利于形成人才的“东方聚集”效应。学校作为人才供给侧,要抢抓机遇,精准对接国家需求引才育才。要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差异化策略在人才大战中赢得主动。学院是选人用人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人才政策和制度,重点在增量人才工作上下功夫。学校发展需要的是“干事业”的人才,而非“找职业”的人力资源,要练就甄别“人才”与“人力资源”的“火眼金睛”,招揽有事业心、有追求的人才。

会议指出,当前学校正在从疫情防控转向全面复工复研,全校上下务必将“后奥密克戎时代”的事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思考“后疫情”带来的变化与应对之策。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的基础上,要尽快重启各项工作,恢复大学校园的“烟火气”,接续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尤其要将暑期工作作为奋起勃发的抓手,组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布局研究方向,酝酿、筹备重大项目,开展、举办教研活动,改造、调整楼宇布局等,掀起学校事业发展的新一轮高潮。


吴坚勇讲话


丁晓东讲话



供稿:党(校)办、人才办、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