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面试结束啦,网络很顺畅,我感觉表现得还不错。”“老师,我已考研上岸,感谢复试期间您对我提供的所有帮助,祝您工作顺利。”刚结束考研复试的能动学院岳文浩、郭仲昊等同学,纷纷向老师汇报了考试进展并对学校的暖心做法表达了感谢。
当全城面临抗疫“大考”之时,也正值全国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关键时刻。3月27日至30日,上海理工大学开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3000余名考生“云端”参加复试。为了他们能最终圆梦,学校1200余名考官、300余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通力合作,为“云复试”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协力打造“复试小屋” 解决考生“燃眉之急”
周围环境不安静、网络情况不稳定、同宿舍同时段多人应考……学校准封闭管理状态下,如何寻找到合适的复试场地,成为在校考研学子的燃眉之急。
“考研复试,请勿打扰。”各学院在前期收集同学们复试需求的基础上,将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等变身成“复试小屋”,配备上路由器、三脚架、电脑转换接头、接线板等设备,并挂上相应的提示牌,还有师生志愿者进行现场服务。精心布置的复试场所,不仅让校内学生享受到“贵宾待遇”,也得到了外校考官的赞赏。研招办的负责老师就表示,疫情下的这一“无奈之举”意外成了上理工的“加分项”。除了不同学院各显神通,教务处还联合国交处等部门,在第一教学楼和沪江国际文化园各文化中心准备了“复试小屋”作为模拟演练室及面试间,助力考研学子复试成功。
各学院和部门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等变身成“复试小屋”,助力考研学子复试
健康学院为复试考生精心准备的手机支架和祝福语
校园内,在保卫处的密切配合下,后勤处经过实地勘察和路线设计,搭建复试场地专用通道。因疫情影响,通道所需围栏无法租赁及采购,后勤处紧急与校内施工单位地江集团协调调拨了400米围栏,16名工人冒雨施工,赶在考研复试前将围栏安装完毕。同时,保卫处也及时调整完善安保方案,由2名保卫干部及6名安保队员对专用通道进行全时段网格化巡逻,做好对潮汐通道固定岗和环建学院出入通道以及综合楼周边等多处点位的人员排布。为了能够及时进行人员疏导和突发情况处置,6名安保队员从宿舍临时搬至综合楼C区,保卫处还协调好校园内停车问题,做好对封闭区域以及周边环境全天候的消杀工作。
后勤处经过实地勘察和路线设计搭建完成复试场地专用通道
考务人员迅速集结 保障“全流程”畅通
“招考无小事”。研究生招生考试更是关系到多少学子的学涯前程。如今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繁复的防疫要求又平添了大量流程和环节,仅考官和考务人员的进校通勤和集中隔离就大费周折。校内集中面试时间正赶上上海以黄浦江为界进行分区封控,有老师为了不被封在浦东家里,连夜出门提前住到学校;有老师自己作为考务人员被封在小区,于是跟住校的学院办公室老师线上线下“打配合”;还有老师每天忙碌在现场,困了累了就直接在办公室打地铺……这些迅速集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云复试”对考生所带来的影响,保障复试工作“全流程”畅通。
考务人员为保证复试顺利进行,提前住到教学楼教师休息室
考务人员把办公室直接搬到教学楼
“版艺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需要招募70余名考务人员。”相关招募通知一发出,短短1小时内各工作小组人员就全部招募完毕。“线上面试的流程和任务本身就更加复杂,然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了我们对这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也磨砺了特殊时期作为党员教师的工作意志。我们都觉得,保证考试公平公正举行,就是为抗疫做出的微薄贡献。”党员教师肖亦奇分享道。
部门学院勠力同心 共同守护圆梦之旅
如果说复试场地和考务保障是对同学们顺利复试的“硬支撑”,专业老师、辅导员的答疑释惑就是“软支持”。面试前是否要联系导师?面试时如何组织自我介绍最有效?“跨考生”在面试时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进入面试和面试结束后有哪些礼仪?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往往是容易踩中的“大坑”。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锦秀生涯工作室的“大咖云谈”就把有丰富面试经验的前考官请到云上直播间为考生指点迷津。“被指点”的李同学已顺利接到预录取通知,他说,本以为本科期间要获得许多证书、拿到很高绩点才能在复试中脱颖而出,听了老师的介绍才知道,复试中老师更看重专业基础是否扎实、分析问题是否有独立见解,这无疑对我成功上岸至关重要。
锦秀生涯工作室的“大咖云谈”把有丰富面试经验的前考官请到云上直播间为考生指点迷津
“一战”成功后如何联系到往届上岸的学长提前准备读研生涯?“一战”不成的话是否要“二战”?放弃“二战”的话如何迅速切换到求职“频道”?这些问题换换相扣,如何“解扣”就得看经验丰富且熟悉不同学生不同情况的辅导员了。能动学院的考生分布在军工路南北两个校区,辅导员陈红梅、陈颖等老师梳理了所有复试学生的时间节点,组建年级复试学生群,因有同学在周末复试,学院毕业班的辅导员自愿延长值班时间,为每一位复试同学助力。在材化学院,辅导员宋一婷与考研学生逐一联系,鼓励“过线”的同学积极准备复试,点对点推荐往届考研成功的校友,搭建朋辈帮扶的桥梁;而对成绩偏低或打算“二战”的学生则提出中肯的建议,一对一指导简历制作,点对点推荐企业职位。
材化学院辅导员宋一婷与考研学生逐一联系,点对点推荐往届考研成功的校友,搭建朋辈帮扶的桥梁
作为本科毕业生“大户”、同时也是研究生招生“大户”,光电学院更是动员了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全院力量,搭建了复试工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为复试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参加复试相关工作的党员志愿者老师们每天回复上千封邮件、解答上百个电话来询,几乎都在“超负荷”运作。有的老师复试期间甚至每天只睡3、4个小时,有些家在“封控区”的老师则直接住在了学校……他们都在用凡而不凡的举动诠释着“圆梦人”的内在价值。
光电学院复试工作小组、办公室教工支部党员在一线为复试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考研圆梦的路上,因为有这些默默付出的身影而更加安心,他们的辛苦都将化为一句真心的祝福,愿2022届考研毕业生一举折桂!
供稿:研究生院、研工部、本科生院(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后勤处、国交处、能动学院、光电学院、机械学院、版艺学院、健康学院、材化学院、中英国际学院
文:张炜、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