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中国青年报:上海理工大学有一支“追光教授团”,探索青年人才“深度”培养

2021-10-15522编辑:董真摄影:

“没想到素不相识的老师,愿意专门开车送我去医院。”新学期伊始,正在军训中的上海理工大学新生陈承就感受了一股“暖意”。她在宿舍扎伤了脚,正在校门口打车去医院时,被开车路过的朱亦鸣教授发现,并把她送去了新华医院。这位老师给她留下名片,“如果有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朱亦鸣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教师团队的一员。在这个团队里,为青年人提供帮助、探索人才培养的“深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光学工程教师团队自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来,目前成员已达120名(青年教师73名),其中国家级人才21人次、省部级人才44人次,高级职称65名。他们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追光教授团”。团队承接国家级课题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前沿论文500余篇(其中光学顶级期刊2篇研究论文);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示范单位,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通过德国ASIIN认证、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和中外学生全英混班教学建设等举措推动专业建设。



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教师团队“队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院长庄松林。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因为和思维活跃的年轻人打交道,可以保持对科研的热忱和学术敏感。”多年来,他一直叮嘱团队里的每个老师都不要有私心,“多看年轻人的长处,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我们领域的后起之秀。”

2020年9月的新学期,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创新开设了“院士创新班”,面向大二(2019级)所有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招生,只要觉得“学有余力”,希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素养的同学,都可以申请报名。学院还为“院士创新班”提供创新训练中心,配备科研创新和工程应用方面的优秀教师,每个课程模块的成绩以非标准答案进行考核。

“我一直很期待能走进实验室,看看科研‘大牛’们是怎么做实验的。”院士创新班学子王嘉栋在2021年9月刚结束的全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上,与团队一起从参赛的6.6万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夺取了“智能+”赛道中智能配送无人机赛项的全国第二名暨国赛金奖。

除了竞赛表现突出,近年来在这支“追光教授团”的指导下,上理工不乏有本科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18年12月,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期刊上发表了上理工的一篇最新科研成果,并被期刊编辑选为期刊推荐文章。而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就是光电学院本科生李恬,她在指导老师彭滟教授的带领下与长海医院合作完成这篇论文。2020年10月,大四本科生王胜峰又在彭滟指导下在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期刊上发表了最新科研成果。



4年培养1200余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创新拔尖人才,这是这支“追光教授团”最引以为傲的一份“成果”。而这份成果的背后,是“硬核”科研的支撑。

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时,庄松林院士带领团队快速响应,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抗体抗原多通道快速检测设备关键部件及仪器;国家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该团队在云南文山为三七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团队研发了太赫兹人参皂苷检测仪,能快速、精准地检测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太赫兹这束“光”在三七产业发展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文山产业扶贫。

“科研人员不能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我们要做的是’有用’的科研,将研究方向瞄准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让科研成果既要具备引领性、创造性,又要具备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团队成员朱亦鸣说。

如今,这支“追光教授团”将为学、为师、为人融入在工作科研的方方面面。每年开学,81岁的庄松林院士都会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开讲《院士论坛》。“天空为什么是蓝的”“神秘的极光”“海市蜃楼”,对于这些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让高一新生们兴趣盎然。之后,庄松林院士向学生们展示光显示技术、光存储技术、光学传感技术、光伏光热发电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等6大技术和最新的光学研发成果,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了创新带来的令人惊叹的科技发展。

庄松林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束光,不仅照亮了身边“寻光者”的梦,更带领着团队成员照暖了无数学生追梦路上的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王烨捷

原文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1-10/14/content_DE7aJYSj.html?gid=VnDMvY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