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清晨的闹钟将我唤醒,有些空荡荡的宿舍提醒我寒假已经到来了,基于疫情和假期发展规划考量,我成为了一名假期留校学生,今天,正式开启了我在上理寒假生活的第一天。
在一食堂吃完热气腾腾的早餐,8点半我准时到达了学生处307会议室。假期留校志愿者培训会正式开始,我和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其他60多名同学一起,接过了我未来一个月的“身份象征”——鲜艳的“绿马甲”。对了,我是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邓凌婕,但从今天开始,寒假留校志愿者就成了我的新身份。
疫情防控志愿者:协同疫情防控,让大家生活舒心
经过一上午的系统培训后,中午时刻我开始上岗工作,成为了一食堂的防疫志愿者。负责测量每一位就餐人员的体温,叮嘱每一位进入食堂的老师同学手部消毒,提醒个别没戴口罩的同学戴好口罩方可进入食堂,严格区分进出口,入口不得出人,出口不得进人……一桩桩一件件虽然微不足道但又极为重要的“小事”为守好食堂进出口防疫大关提供了重要保证。
这执勤的短短一个小时,对于一向内向的我来说,说的话比平时一周都要多。结束的时候,我和搭档的小伙伴相视一看,虽然都有些疲惫,但却发自内心地笑了。
食堂测温
朋辈讲师志愿者:关照学业发展,让大家感到暖心
下午三点,得知学生处组织了“朋辈讲师”志愿者小课堂,紧赶慢赶终于来到活动现场。一位身穿“绿马甲”的清爽利落的女生,已经站在投屏前做讲课准备了。底下坐了五六位正在翻书的同学,看来是和我一样在学业上有困惑的“同道中人”了,我握紧手中的错题本,拉着中午刚认识的食堂志愿者小伙伴,一起坐在了最靠近讲师志愿者的位置,以便在讲师答疑时抢占先机。
看着担任讲师的志愿者同学在台上落落大方,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我暗暗下定决心,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寒假期间可一定要补好学科短板呀。
朋辈课堂
巡楼安全志愿者:守护宿区安全,让大家住得安心
晚上8点,我与另外两名志愿者一起承担北校区四公寓二号楼巡楼工作,我们与宿管阿姨对接,及时了解每栋楼的情况,并了解每栋楼的防疫物资是否充足、测温装备是否灵敏、留校同学垃圾分类和定时投递是否有困难等等。
接着我们进行楼栋安全检查,将巡楼结果反馈给负责老师,工作结束时已经晚上九点了,告别了刚认识的志愿者小伙伴,回到只有我一个人的寝室,洗去一身疲惫,带着对寒假生活的期待记录下了今天的见闻。
“每一个人做一件小事,许多人一起就会把一件件小事变成了一件很好的事。”而这一天的经历,也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快乐,我也想在这一个月的志愿生活中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作息习惯,躬身践行的感受劳动的乐趣。
我相信,未来一个月与各位志愿者们一起志愿服务、一起学习休息的日子,一定像今天一样,虽然累但也能从心底里感受到志愿者的责任和奉献的快乐。
协助管理宿舍
供稿: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