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矩阵

文汇网:这个长假中秋与国庆撞了个满怀,花样活动为上海高校学子留下最难忘的中国节

2020-10-11199编辑:董真摄影:


2020年,中秋与国庆撞了个满怀,目之所及皆是中国红,盛大的节日气氛令国人难忘。对于2020级本科新生而言,度过了“史上超长寒假”,历经了惊心动魄的“大疫”和高考“双考”,他们终于进入梦想学府,迎来了大学阶段第一个长假。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为高校学子疏解离家的愁绪和思乡之情,给他们留下一个难忘的中国节记忆?沪上多所高校在8天长假内推出多样活动,趣味运动会、DIY月饼、主题升旗仪式……传统文化活动和新民俗相结合,让学生脑子和身体共同“跑起来”,在浓厚的佳节氛围中赓续时代使命,为年轻一代涵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第一个离家的中秋节,趣味活动让学生“跑起来”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成就解锁运动大赛吸引了众多大一新生。四条校内打卡健身跑线路,学生需在指定地点回答校史或者四史相关的问题,在趣味游戏中完成校史教育。而密西根学院和理科试点班的新生足球赛更是燃爆运动场,吸引了数百名新生围观打气,有新生给学校公众号留言:“第一次在大学校园过长假,一下子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远离家人的不适感一扫而空,有一种家的感觉!”接下来几天,每天都有球赛。





随着主席台上的一声“运动会开始”,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加油声与金秋的太阳一齐点燃了上海理工大学的操场。慢骑自行车、运水接力、团队拔河……2020级新生国庆运动会现场热闹纷呈。国庆长假恰逢中秋,举头望明月之余难免思乡情切,来自新疆的大一新生哈力扎提·居来提感慨:“虽然国庆没办法回家,但是运动会带来了额外的美好,让我结交了不同专业的好朋友,刚进校园的不适应一扫而空,学校有了一种另外一个家的感觉。”



“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健强体魄的同时增加新生之间的社交和互动,高校纷纷创新“趣味运动会”,让新生在“玩”中熟悉校园,了解校史。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同学收到了一份名为“康康历险记”的国庆探险邀请函。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定向越野赛,学生可以体验投篮、你画我猜、舒尔特方格等妙趣横生的小游戏,感受妙趣假期生活。无独有偶,上海交通大学则组织校园成就解锁大赛,设计四条校内线路,学生需在指定地点回答校史或四史相关问题,在趣味游戏中完成校史教育。

吟诗词、绘灯笼、做月饼……以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除了趣味运动会、定向寻标赛等活动,吟诗词、飞花令、绘灯笼、品美食等传统文化项目同样深受师生欢迎……沪上多所高校“双节”气氛热烈。


这个长假,多所校园披上红裳。在复旦校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学生参与制作古色古香的灯笼,这些灯笼或印有复旦字样,或描摹中秋佳景,或题写着相关诗词,点缀在校道两侧。待夜幕降临,璀璨灯火间,学生们或漫步校道、或驻足吟诵,或抬头赏月,为复旦校园锻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中秋,意寓阖家团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子而言,过好一个中秋节,不仅是一次体验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更是一次文化寻根、培植文化自信的重要过程。



在同济大学,多民族学生和留学生共聚一堂动手学作月饼,从揉皮、擀皮、包陷到压制成型,不亦乐乎。品尝自制月饼,在场学生直呼“好吃”,“这个中秋不一样”。师生还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族舞、满怀豪情的爱国歌曲《国家》等节目表演,赢得满堂彩。



来自澳门地区的本科生罗葭文说:“通过参加这次双节联欢活动,感受到了两岸四地一家亲的温暖家国氛围,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深感自豪,同时也更加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着增进澳门和内地相互了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责任。”

特色国庆喜面、中秋团圆饭中吃出多样情怀

除了品月饼,这个长假,大家欢聚一堂吃上一碗寓意美好的国庆喜面,挂国旗、唱爱国歌曲等正如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一样,已成为新民俗蔚然成风。上千年来,中国人有吃长寿面的习俗,如今吃面已成为庆祝生日,寄托美好祝愿的重要仪式。今年,多所高校推出了特色喜面。



热气腾腾的面先后出锅,搭配软香入味的牛肉、生脆爽口的青菜、一个荷包蛋再加上“71”字样的胡萝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喜面让师生吃出了浓浓的喜庆味、团圆味。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苏维说,吃下这碗装着对祖国浓浓敬意和美好祝福的长寿面,将更加勤于求真,敏于力行,努力成为助力技术创新的先锋力量,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走进上海财经大学,喜面窗口一直排着长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一当天累计售出2000余份。上财今年推出“国庆中秋团圆面”“众志成城同心面”“脱贫攻坚小康面”三种喜面,每碗只需2元。国庆喜面从酝酿取名到食材搭配,都饱含深意,云南元阳菌菇、新疆喀什番茄、青海果洛牛这些来自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食材,让师生深刻理解体会“决胜脱贫攻坚,全面迈进小康”。



用一碗面温暖异乡学子的胃,更抚慰思乡难耐的心。除了吃喜面,多所高校还组织了国庆中秋团圆饭,让无法返乡的学子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升旗仪式、红色实践活动为学子注入家国情怀

从抗疫时期的众志成城、居家隔离,到如今山河无恙、家国共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了莘莘学子一次从危机中洞察家国关系的机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恰逢家国庆典同日相拥,各大高校积极组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悟家国同体。



十一当天,上海多所高校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升旗仪式,让广大青年学子以奋斗的青春为祖国献上最真挚的告白。上海电力大学4000余名学子身着军训迷彩服,挥舞着中国旗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与此同时将队形变换组成了“上电”字样。2020级新生张文馨同学激动地说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是我人生中最震撼的一次,我为我们的祖国自豪!我为我们的青春喝彩!



家国情怀自古有之,始终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中。以史为鉴,上海多所高校通过红色实践活动为学生注入使命和担当。

“有一群伟大的人曾在这里谋划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也有一群无畏的人挥洒文字、以笔为剑、力图救国,……如果没有先辈们对党的忠诚以及为国奋斗,绝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华东师范大学2018级化学专业伏洋洋在参加完“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实践活动后如是说。10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代表等30余人赴虹口区多伦路街区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实践活动,重走多伦路,在行走中阅读建筑和历史。



虹口区委讲师团成员、虹口红色记忆传讲工作室传讲人潘秦保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近三个小时的沉浸式党课,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建筑“活”起来,让英雄人物“立”起来。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万姗姗表示:“在国庆当天组织师生党员、团员走进多伦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弘扬爱国精神,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来源:文汇网  记者:吴金娇

原文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01003/373712.html?timestamp=160177819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