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时,写给父亲的临行诗,表达出了毛主席的伟大志向。5月25日至6月1日,环建学院学生党支部以《毛泽东诗词》为学习素材,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党史学习与交流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包括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等,同学们每人自选一首毛主席诗词,学习诗词中蕴含的党史历程,领会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活动由沪江建工社党支部书记赵盼盼主持,并于6月3日至5日陆续召开了线上交流分享会。
毛主席的诗词是新中国革命艰辛历程的宏伟史诗,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实写照,正如有些党员所选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描述的那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就表达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与发展、新中国选择的这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如同自然界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一自然规律,也是顺应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规律,是广大中国人民的心之所向。毛主席的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其中蕴含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诗词以及背后的党史故事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了解到中国道路活力何在、中国制度力量何来、中国自信源头何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国共产党清楚自己所走的路,合乎中国人民福祉,合乎人间大道。
在线上分享环节,同学们在易班网络党支部平台,互相分享自己所选的诗词,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并互相点评大家的学习成果,进一步促进支部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和态势,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中更加丰富了自己所学、锻炼了个人本领,进一步加强了党员们对“四史”的学习与感悟。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活动,首先感受到了毛主席诗词的豪迈大气、气势磅礴,以及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在了解诗词背后的党史故事时,同学们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抗争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乐观、敢于牺牲的精神与态度,也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加深了对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解。同学们认为这次毛主席诗词的学习给自己的精神成长也带来了积极影响,将在诗词中学习到的永不服输、敢于革新、不断进取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自觉融入到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牢记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勇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春责任。
党员们在网络党支部平台提交学习心得并互评
供稿:环境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