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进入准封闭管理以来,为了全面落实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党(校)办、信息办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智慧校园推进办“抗疫先锋队”(以下简称“智慧抗疫先锋队”),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建设取得的技术优势建立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校内网络畅通,以线上服务助力教学科研,保障各类信息化应用安全稳定运行;与学校各部门携手联动,精益求精,共克时艰,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
“核酸检测保障一个数据都不能少”
高校作为人员集中场所,在校人员基数不准一直是阻碍精准化管理的拦路石,也对核酸检测全员覆盖带来了考验。为此,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部署下,在智慧校园推进办的指导下,智慧抗疫先锋队技术骨干与学工部、研工部、教工部、后勤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协同制定全校核酸检测方案,搭建核酸检测数据展示平台,确保全员核酸检测时每位师生都“不错过”“不漏掉”。3月14至15日校内全员核酸前后,党(校)办、信息办、学工部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带领一批技术骨干组成数据处理小组,将核酸检测采样刷卡数据、每日健康打卡数据与学院动员数据进行匹配,通过连续奋战绘制出了学校在校师生数据图谱,为实现全员核酸检测“一个都不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在随后的几次核酸检测中,推进办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核酸检测方案,紧急开通WeLink线上核酸排队及核酸检测分组信息,并通过短信平台向每一位在校学生发送短信告知其相关信息;同时建立核酸统计、核酸数据BI显示等展示平台,实时呈现全校核酸检测进度。每个数据的筛查、逻辑的判断、流程的构建、页面的调整直至最后上线,背后都有这支先锋队队员们工作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的付出。
“进出校门保障一个师生都不能错”
进出校门管理是学校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校内人员现实情况各有不同,管控异常复杂。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推进办与信息办充分发挥数据中台优势,并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健康码”数据关联,让师生无需每日上传“健康码”即可实现“一码查询”“一码进校”;通过每日健康打卡、返校申请进行进出校筛查和管控;针对多校区管理,信息办技术团队紧急开通WeLink核酸上报、封控宿舍楼人员标识及校区间管控识别标识等信息化举措,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进出校门师生一个都不能错”“不同校区人员有效识别管控”等目标。每个应对举措的幕后,都需要推进办、信息办一线员工与工程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沟通并落地。
“线上教学保障一个任务都不能卡”
受疫情影响,学校各类线上视频会议数量激增。3月份以来,党(校)办和信息办全力配合,保障全校各类线上会议40余场次,单日最多有3场会议同时需要支持和保障。先锋队队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作用,多地搭建线上会议相关设备和线路,调用一切可用资源和技术人员,全力保障会议顺利召开,确保各类重要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位参会人员。
疫情形势严峻之时,正值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线上面试工作开展之际。党(校)办、信息办负责人深入一线并抽调值班人手,加班加点,配合研究生院在一教落实研究生线上面试设备及网络环境,持续做好线上网络安全排查、隐患处理等工作,保障复试工作顺利进行。
进入准封闭管理后,学校利用前期打造的智慧教学空间集群,第一时间把线下教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授课。信息办对“一网畅学”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备份,并对该平台进行扩容,确保任课教师线上直录播平稳顺利。通过“一网畅学”平台,任课教师实现了移动端教学(学生自主学)、教室端教学(课堂教与学)、管理端服务(线上线下教务管理)。3月以来,共有7251门课程加入“一网畅学”,累计观看人数24万人次,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面对吃紧的防疫任务,智慧抗疫先锋队这支年轻的队伍毫不退缩,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态度,发挥团队的智慧才干和拼搏精神,利用精准数据织牢智慧防疫网络,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供稿:党校办、信息办、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