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漫天,戈壁苍茫,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困难,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无愧一年半的援疆光阴……”去年暑假,有着近40年教龄的土木工程专业璩继立老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从上海奔赴万里之外的西部喀什大学,成为我校环境与建筑学院第3位援疆教师。
刚到喀什大学,还来不及适应当地的生活,璩继立老师就被分配负责3个教学班级《工程力学》的课程教学,同时指导8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承担了每周10节以上的课程任务。面对学生们求知欲望的眼神,璩老师精心备课,努力呈现出一堂堂具有学习价值、思考价值的课程。除了正常的授课之外,璩老师还受邀担任土木工程学院教学督导,不仅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也为当地教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璩继立老师在课堂上
援疆既是初心和荣耀,更是责任和担当。进疆半年多来,璩老师坚持每天乘坐最早班次校车赶到新校区上班,晚上乘坐末班车(23点10分)回驻地寝室,到寝室时往往已经将近晚上12点。这也让喀什大学的师生们很受感动,土木工程学院原党总支副书记牛军政感慨道:“我的办公室在璩老师隔壁,看他每天都兢兢业业地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忙碌,真怕把老璩累坏了。”
在繁重的教学之余,璩老师还主动参与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即“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利用每次进宿舍的机会,在实实在在的结对交流过程中,与同学们拉近距离、增进情感。
璩继立老师进宿舍与学生交流
与此同时,璩老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到喀什大学以来,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和援疆实地锻炼下,自己在思想觉悟、政治历练、作风纪律等各方面接受教育,也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希望用援疆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递交入党申请书,来激励自己牢记使命,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璩老师动情说道。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一方书桌前,有璩老师伏案备课的侧影,三尺讲台上,有他潜心教学的汗水。援疆半年来,璩继立老师满怀对边疆教育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人生价值,在援疆舞台上书写精彩篇章。
璩继立老师下乡扶贫
2014年以来,我校选派了5位老师持续援疆。他们奔赴祖国边疆,播撒知识的种子,在祖国喀什的土地上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教育援疆故事,为南疆高等教育建设、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上理力量。
供稿:党委组织部、环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