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敬老感恩——我校举行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主题系列活动

时间:2020-11-05浏览:660编辑:李卉云摄影:    通讯员:设置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发扬敬老感恩的中华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前后,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全市学生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


尚理之心讲堂——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新时代学生心灵成长

10月23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复旦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双珠做了题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新时代学生心灵成长》主题讲座,讲座以B站直播的形式进行,面向全上海的大中小学生。

陈双珠老师通过众多文献典籍引出了重阳节的历史起源、演变发展及其文化习俗,讲解了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对“传统孝道”赋予的意义和内涵。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孝道”背后的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孝道”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当代大中小学生的启发和意义。



“情满上理,德润人心”重阳线上作品征集活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驻足远望,思亲思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0月18日至10月23日开展重阳节征集活动,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述说那些敬老感恩的故事。

仅六天的时间,共收到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及基础教育集团共计130份大中小学生的作品。其中有的讲述与老人的故事,有的诉说如何关心陪伴老人,还有的分享出全家福,畅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是一个家庭,这一百多个家庭故事中传达出的对长辈的孝敬、感恩与浓浓的爱。


部分线上作品


“爱满重阳,情满夕阳”重阳线下送温暖活动

10月27日,大学生心理协会15名学生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支持下,前往殷行街道睦邻中心开展社区老年人线下送温暖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既有老年人心理保健知识的讲解,也有学生与老年人的互动游戏,还有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才艺碰撞。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重阳节的节日内涵。活动最后,大学生们将写下真诚祝福的明信片送给老人们。


合影留念


我校于2018年起至今,连续承接市教委德育处“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项目,提出了“三心一环”的建设方案。所谓“三心”即导行育心、怡情悦心和健体养心;“一环”则指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举办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上海理工大学及基础教育集团围绕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了“寻梦环游”线上作品征集活动、《屈子精神的当代价值与青年学生心灵成长》线上主题讲座等 “三心一环”相关主题云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育心元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大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学段的心理育人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校园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学校坚持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需求出发,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中小学携手,为社会大众的心理素养提升贡献力量。


供稿: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