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70年“理”的故事】时光隧道里的“上理印记”

2019-10-092240编辑:李卉云摄影:

【编者按】

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铸就辉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新闻中心特推出系列报道【70年“理”的故事】,通过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理工大学走过的70年非凡历程,呈现上海理工大学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奋斗史,激励全校师生为建成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不懈奋斗。

  

第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0年岁月荏苒,几代人前赴后继,这一次次勇敢迈出的步伐,不断推动着上海理工大学向前发展。而“祖国”,这个沉甸甸的词,成为了一代代上理奋斗者的不竭动力。

  

学校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1957年4月,中共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2018年5月,中共上海理工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军工路校区大礼堂开幕。从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到第八次党代会,上理人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高校基层党组织模式和活动载体的创新”获得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奖、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光电信息工程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支部”……学校以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重点,创新基层党组织模式、实施“卓越党支部”创建计划、深入开展区域化党建联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建设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进而建成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正朝着党代会所绘就的蓝图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证

  

恢复高考后招收的首批本科生

1978年2月,全国恢复高考后,学校首次招收的1977级本科生579人报到入学。作为制造业的“黄埔军校”,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在传承,学校强化工程教育与先进制造业的紧密联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校八院(所)”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开国内理工科高校协同创新探索之先;“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产业技术学院”“项目课程”为提升学生工程专业素养拓展了广阔平台。学校还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推出“中国系列”课程《智慧中国》,开展“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选拔赛……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到创新创业大作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硕果累累,上理学子在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聚焦学生成长,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思维、工程能力、身心健康的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和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977级制冷专业学生高考准考证

  

  

首个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3月,仪表系教师戴兴庆课题组的“1秒数字式光栅光学分度头”项目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项目成果引发了全国光学界精密仪器行业的目光,也成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转折点。沪江园里,创新资源和科研人才不断集聚,重大突破性成果在各学科相继涌现。张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低温冰箱系列化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平教授合作完成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学校获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68项,立项数创历年新高,授权专利数长期居于全国高校50强行列。

创新因子融入了学校发展的基因,而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民生,始终是学校科技事业的重要聚焦点。2016年,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进入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行列。目前,学校正依托校医合作平台开展医工交叉研究,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合作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与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加大与行业、企业、区域的协同创新,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努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的奋进笔触为国家和行业发展、人民幸福的画卷增色添彩。

  

“1秒数字式光栅光学分度头”项目全国科学大会获奖证书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979年12月,上海机械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正式签订校际合作协议,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最早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在规章制度与项目的实际运作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时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总结了项目建设的经验,制定出一整套外国专家管理条例。

教育的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的题中之义,学校走在了时代浪潮的前列。从最初的教师互访,到建立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培养学生和合作办学,校际合作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截至2018年底,上理工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63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成为教育部批准的、为数不多的一所大学拥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大学之一,管理学院通过精英商学院联合会(AACSB)国际认证,沪江国际文化园成为师生跨文化交流互鉴、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平台。学校教育国际化平台不断拓展,教育国际化品牌成功打造,教育国际化内涵逐步深化。


学校领导欢迎系统工程第一期师资班外籍教师

  

首批获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热力叶轮机械、制冷及低温工程、光学仪器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79年11月学校成立系统工程研究所,钱学森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在一个个节点中,学校的学科建设不断上新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达18个,现已逐步形成了覆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层次结构体系。

学科整体实力提升的同时,学科特色与优势也在逐步彰显。目前,学校抓住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重大机遇,形成了以3大国际实验室和1个特色平台为重要载体、重点建设5大一流学科的主攻方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工科专业建设正跑出“加速度”,拉开了学科建设新的序幕。

  

首届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钱学森出席学校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大会

  

首个全国优秀教师

1993年12月,蔡祖恢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3年,教育部公布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获奖名单,动力学院教授华泽钊教授名列其中。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些年,学校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选拔与集聚并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显著优化。专任教师总数达148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占54.1%,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增至73.1%,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比例增至35.1%。

庄松林院士获“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他领衔的工程劳模创新工作室获“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光学工程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顾敏院士加盟上理工……人才集聚效应在逐步彰显,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干部队伍建设如火如荼,学校正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构建人才发展的优良生态。

  

蔡祖恢教授指导学生

  

第一期校报

1952年,校报创刊并连续出版。从《教学生活》、《上海机校》、《上海机械学院》,到《沪江报》、《上海理工大学报》,校报多次易名,却一直是文化和宣传的重要阵地。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理声音”能够通过更多的平台传播,校园文化也愈发繁荣。

原创大师剧《刘湛恩》、“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秋炫沪江”研究生科技文化节……学校通过搭建多样的文化活动平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多样的活动推进师风师德建设,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校园文明风尚。学校传承着百年历史文脉,挖掘校史内涵,弘扬校训精神,把参观校史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联合光明日报举办“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6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让“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不断以上理精神凝聚共识,增强上理学子爱校荣校、传承包容的认同感。

  

《教学生活》创刊号

  

第一座砖混结构的教学楼

1960年,1幢1194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5层教学大楼在校园大道南側拔地而起,它就是如今的第一教学楼。为适应教学和学习生活的需求,几十年间,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空间不断拓展,校园占地面积从当年的322.5亩到近千亩,完成了综合教学楼、图文信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大楼、分析测试大楼、学生公寓等重大项目建设。近期,二食堂改造和新天桥修建完成,第一教学楼也将在2020年以“智慧教学空间”的崭新面貌亮相,学校以实事工程惠师生,让师生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除了硬件上的改变,学校还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了“一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将相关部门需直接面向师生的职能集中起来,开展柜台式服务。与之配套的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服务大厅,打通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从网上办事服务、资源与后勤保障服务,到教学环境服务、大数据服务,学校智慧校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信息化服务体系将惠及更多的师生。


教学大楼

  

创新的动力在澎湃,人才的实力在集聚,教育的活力在拓展。回溯这一个又一个的“上理印记”,学校发展的脚步,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实。在递进的发展旋律中,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伴着新时代接续奋斗的号角声逐梦前行!


供稿:党委宣传部、档案馆

文:李卉云 王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