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铸魂育人强思政】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着力打造思政“金课”

2019-05-147268编辑:李卉云摄影:

在一年一度的上海理工大学“同学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们的“存在感”都很强。为什么同学们总爱“pick”马院老师?走进马院思政课的课堂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实施“嵌入式”实践教学改革,释放马克思主义理论铸魂育人的正能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机贯穿在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中……马院老师们创新思政课授课模式,用深厚情怀感染一批又一批学子。自创建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打造思政“金课”,不断提高思政课程的思想性和亲和力,努力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动起来。

  

“十八般武艺”,让思政课活起来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伴随着经典歌曲《春天的故事》,马院副院长胡绪明的思政课开始了,在他背后的黑板上,是手绘中国地图,上面标出了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他以歌曲引入,讲解《形势与政策》课中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点。“我时常会在思政课教学中唱一两句歌,其实上课和唱歌很像,都是找到一个共振点,唱歌用的是胸前腹腔,而上课则需要感情。”胡绪明用唱歌来比喻思政课教学,他认为,思政课老师要有“十八般武艺”,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

把知识点和正能量包裹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里,春风化雨地进行思政课教学是马院老师们的“基本功”。多次获得“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的王素雷老师在同学们眼中就是“段子手”般的存在。“我们都喊王素雷叫‘雷哥’,他不会进行填鸭式教育,而活脱脱像个‘段子手’”,版艺学院的陈禅同学感叹,“雷哥的课不用翻书,他所有的讲课内容都压缩在了一个又一个精心准备的课堂案例里,用一种俏皮而独特的方式诠释自己的每一堂课。”王素雷在讲到大学生择业的部分时,举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案例,让学生有充分的讨论空间。他解释说:“打造‘金课’的前提是让课堂‘活’起来,在备课过程中,我会考虑讲课的内容学生感不感兴趣,以有意思的例子吸引同学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在“金教棒”奖获得者王海斌老师看来,教学好比烹小鲜,色香味俱全才能抓住学生的“胃”,而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是关键所在。“重点在于解惑和启发,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飘渺的课堂内容,我希望同学们关注社会现实。同样,我也很重视教学语言的使用以及教学素材的选用,比如流行语言的嵌入,尽量贴近大学生生活,让同学们有亲切感和参与感”。

近年来,马院以创建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为契机,创新授课模式,推进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在2018年,马院已经完成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教程以及一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的建设。

  

王海斌、王素雷、徐超三位老师获得第十七届“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情怀作“底色”,让思政课火起来

想要打通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厚实的学术造诣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注重以“情”动人。在马院院长金瑶梅看来,思政课的“底色”是情怀:“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形成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亦师亦友亦家人,充分发挥作为老师的价值,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有一次上课时,一名学生的发言有些偏激,在课堂结束后,金瑶梅给这名学生打了半个小时电话。通过交流,她发现这位学生并不是思想偏激,而是情绪和表达方式上有些问题,在金院长的引导疏通下,学生也放下了心结,更好地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教书育人要有责任心和情怀,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工作以来,我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同学们给我颁发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厚德怀仁奖’”,金瑶梅说道。

在马院楼里还有这样一间办公室:每当周一的下午,室内就会弥漫着咖啡的浓香,桌上的点心盒里装满了美味的小零食,少至五六位,多至十几位学生围着老师或坐或倚,以心交心,畅所欲言,让原本有些严肃的办公室充满了温情、暖心的气息,这就是学院张巍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周一下午茶”活动。“有私人问题,可以单独和我预约,如果没有单独的问题大家就一起聊,什么问题都能聊,没有特别的规定,非常开放”,张巍解释说:“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外,规模可能没那么大,但是交流频率提高了,与学生的对话更入心了。”


“周一下午茶”活动


像张巍老师这样注重课上课下联动,特别是课后主动“加班加点”为同学们释疑解惑的老师不在少数,获得“同学心目中好老师”称号的徐超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徐老师不落窠臼的授课方式与丰富的授课内容相结合,就像一杯蜂蜜牛奶枸杞茶,甜甜的,有营养。课下他对学生总是谆谆教诲,分享生活经验、指导学业方向、引导情感问题,言语‘暖心暖胃’,是同学们的知心人。”来自外语学院的石飘飞同学这样评价道。在徐超老师看来,思政课就是要用心做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周一下午茶”“思修沙龙”“慈善拍卖”“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这些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思政课第二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场场活动都“爆满”。“习近平总书记提过,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而让思政课入脑、入心正需要强大的情怀做支撑”张巍说道。

以情怀为“底色”,马院思政课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如春风化雨,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

  

实践教学“菜单制”,让思政课动起来

在马院老师王海斌的《法律基础与实务》课上,他会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回来交流旁听感受;引导同学们从身边寻找法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还让学生试着自己写一份民事起诉书或是民事答辩状等,一个个理论知识点在实践的锻炼中变得直观形象。王海斌说:“让同学们走进庭审现场,这比划重点、考试印象要深得多,即使每个同学关注点不一样,他们也都可以学到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养。”

在马院课堂上,像这样的实践案例还有很多。让思政课动起来,凝聚着马院老师的集体智慧。基于“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的理念,马院正筹备成立实践教学教研部。从2018年开始,马院教师共同打造了《思政课实践案例与教学设计案例集》,如今已有近30万字,通过收集一系列可操作、效果好的实践教学案例,制成“菜单”提供给思政课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中灵活选择适合的“菜品”,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编写《思政课实践案例与教学设计案例集》


“案例集在选取上与教材对接,并且有明确适用范围,有时还会用多个案例共同打造一堂课,并剖析案例,提炼出观点和理论”,胡绪明介绍说,案例集中的内容非常多元,还有情景话剧、辩论等不同的项目,保证思政课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除了案例集,不得不说的还有集体备课制度。马院制定出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办法》,将集体备课制度化,教师们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马院教师通过“规定性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打磨,共同打造思政“金课”。所谓“规定性动作”是课堂上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课件等,而“自选动作”是老师们自由发挥的内容,鼓励每位老师进行创新教学,并分享心得、共同讨论,以集体智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